此術並非時時靈驗,僅對那些完全放鬆,無戒備心的人有用。
當然,如果修行之人境界高深,亦是能夠強行使用此術探查他人心境。
鏡觀曾告訴林眠魚,五行識人術越修行越會發現要踏入下一個境界難上加難。
而能觀過去、現在、將來這對修士而言,是何等的誘惑。
原著中,菩空後來會將五行識人術教給主角受謝秋昭,但謝秋昭只學到觀心,後來再度成仙后便與帝君纏纏綿綿去了,故事也到此結束,關於五行識人術的後續展開再無描述。
林眠魚早已被菩空看穿來歷,他不知道當菩空教他此術時,究竟看到了他怎樣的未來,是作何想法才會有此決定。
而所謂的身觀神,是透過人的身體,看到人的精神、心神狀態。好比有些人說著難過的事,但其心神狀態並無波動,抑或是表面看似歡喜,心神狀態卻是沮喪難過等等,通過身觀神,能讓林眠魚看穿很多來求神拜佛之人的真實心態。
不知是不是因為時常觀察凡人的狀態,又或是柳樹成了他與凡人溝通的一種奇妙橋樑。
前不久,林眠魚通過柳樹,突然可透過面觀心,結合心神狀態,聽到一些香客的內心所想。
有時並非是完整的一句話,可能僅僅是幾個字,但足以讓林眠魚發現許多秘密。
菩空得知此事並無絲毫驚訝,笑著道:「是施主與此術有緣,貧僧不過是做了一個引路人罷了。」
那一日,恰好鏡觀在抄寫佛經,聞言抬頭看向林眠魚,臉上並無絲毫艷羨與急躁,反而含笑道:「阿彌陀佛,恭喜施主。」
這段時日的相處,林眠魚發現鏡觀性子不驕不躁,按照菩空的話來說,若是這弟子能夠保持這份佛心,以後前途亦不可限量。
但在原著中,鏡觀其實表里不一,後來會和菩瀾勾結,菩空禪寺後來陷入無可挽救的境地,需要菩空拿命去賭,亦是有鏡觀叛寺的緣故。
菩空能夠看到未來之事,怎麼可能不知道……
可就算林眠魚知道全部劇情,仍舊看不出、猜不透菩空。
大概也是作者的文學造詣限制了與菩空有關的劇情,使得沒有描寫太多菩空的所思所想。
林眠魚也不會不自量力,真去和菩空透露什麼。
【此人面上垂淚,內心卻正在叱罵。】林眠魚指尖輕捻著一片菩提葉,【若沒有窮凶極惡的惡霸馮出手,他口中的可憐女兒怕是即將被送去勾欄。】
小青瞳微微瞪大,難以置信,半晌咬牙切齒起來:【人面獸心!但是,還有些人難道也想把女子送去那種地方?】
【人心惟危。】林眠魚淡淡道,【小青,有時候人心比想像的還要難測。】
若是沒有菩空所授的五行識人術,就算知道功德快速提升修為,還能夠讓修為更加凝練,林眠魚也絕不會去做什麼柳仙,幫凡人解決麻煩,還用法力、妖血溫養這棵柳樹,使柳葉有了對凡人而言簡單的祛病除災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