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把江喜徹底聽呆了,她原本以為,她和林雙的巨大差距,根源在學歷上。
但現在她才明白,從起跑線開始,她就輸了。
從小到大,沒有人對她說過「捨棄」二字。
江母對江喜的教育從來都是「強取豪奪」。
小時候的江喜,如果不掙扎、不拚命地占有,那麼一切資源就都是弟弟的;長大之後的江喜,依然得博上性命地掠奪資源,披掛上陣,似乎只有這樣,她才能證明自己活著,活得不錯。
她以為占有的越多,就是成功,就是勝利,就是有未來。
但林雙卻說……捨棄。
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有毒。
「所以,你當年是不是就這樣捨棄我的?」
兩姐妹聊得投機,都忘了現場還有第三個聽眾——顧許。
顧許的聲音幽幽然,語調里難掩落寞。
林雙楞了一下,隨即舉起酒杯大喇喇轉移話題,「好啦好啦,我喝多了!今天不是慶祝我重回單身嘛,來!喝酒喝酒,不醉不歸。」
江喜又和顧許對視了一眼,各懷心事,默默舉杯。
林雙撇過臉又是一杯,只有她知道,這一杯才是真正的酒入愁腸。
她無法告訴顧許,當年的他,不是被她捨棄;而是他,才是那個燦爛的人生目標。
愛情里的悲劇,比起彼此間有了誤會沒能解釋,更可怕的是,其中一方剛起了個解釋的頭,另一方捂著耳朵「我不聽我不聽」地跑了。
就像《情深深雨濛濛》里的依萍,並不是因為書桓偷看了她的日記,而要跳河,恰恰相反,她是因為書桓只看了一半的日記,斷章取義,曲解了自己,才要跳河。
如果書桓看完了依萍的日記,他就會知道,也許一開始依萍是為了報復,才和他相愛,但後來,早已是真正愛上了他。
一如當年,顧許一直猶猶豫豫不敢表白,林雙確實有過用衛明刺激顧許的想法。
只可惜,她和顧許,彼此之間都太在意,都太想成全彼此。
陰差陽錯間,顧許為了成全林雙,憤而出國;林雙最終也只得將錯就錯,賠上了自己的青春和選擇。
他倆的這段感情,終究成了未讀完的那半本日記。
時至今日,林雙依然不想解釋,面對殘局,她早已欲辨忘言……只想活下去。
深夜。
江喜帶著微醺回到家,隨身物品剛丟在鞋柜上,就瞥見江海竟然擰著檯燈,正埋頭苦讀著。
這畫面?
恍惚間,讓江喜以為自己醉的厲害,又回到了江海高考前。
「怎麼還沒睡?遊戲也不打,看什麼呢?」
湊過去的江喜,把埋案苦讀的江海給嚇了一跳!
只見他用胳膊迅速捂住牛皮紙里的一沓資料,做賊心虛道:「沒、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