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養尊處優,哪裡受得了這等罪,立刻就哭爹喊娘,在地上滾著躲避,形容極其狼狽。
事後,平郡王氣不過,故意把此事掐頭去尾,讓自己的岳父在密折中上報給了皇上。
再加上太子在江南暗中調查曹寅李煦,已經被他們察覺。
李煦慌了,趕忙跑到江寧找曹寅商量對策。
「那可是太子,皇上最信任的儲君!太子想要咱們的腦袋,那還不簡單嗎?」
曹寅眼下抽動,目露凶光,「太子又如何?他還不是皇上,既然太子要對付咱們,那咱們就得先下手為強!」
最後事情被扭曲成太子橫行霸道,對他們這些無辜的宗親任意凌虐,恣行捶撻。
正在西巡的康熙收到密折,自然是不全信的,但話又說回來了,寫密折的都是他的親信,應當確有此事。
但康熙遠在千里之外,不好拿著這件事去質問太子,畢竟如今太子坐鎮京師,不能少了威信。
八旗貴族或多或少都參與了借錢,基本家家與富商都有往來,太子意欲調查這兩件事的消息,很快就私下傳遍了。
所以太子囂張跋扈的種種案例,被散播得沸沸揚揚。
「我可親眼瞧見了,太子出行的儀仗比皇上的規格還要大,那排場,真是叫人不敢想啊!」
「哪有什麼?不是說蒙古進貢給皇上的駿馬,太子都能先挑著隨便騎。」
「太子動輒毆打宗親大臣,好些人都瞧見了,就前段時間在大街上。」
「太子一手遮天,他的叔公索額圖在朝中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利用那郭琇郭三本,參倒了徐黨和明黨,如今一家獨大,『要想做官,先拜索相』這句話誰沒聽說過。」
康熙西巡迴京,這樣的言論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偏朝中無一人上奏彈劾,身為帝王,如何不心生忌憚。
偏索額圖過壽,又大肆操辦,極致奢華,文武百官幾乎大半都去為他賀壽,甚至在喜宴上,說出大清能有今日盛景,都是索相的功勞云云。
索額圖也在眾人的吹捧之下,漸漸飄了,又固態萌發,開始針對那些曾與他不和的官員。
此番種種,康熙皆看在眼裡。
太子他自是捨不得動的,於是索額圖就成了他的目標。
康熙東巡,太子也一同前往,行至德州,由於水土不服,病了,可康熙還得接著繼續在山東巡視,就把索額圖召過來替他照顧太子。
誰知索額圖內心日益膨脹,竟騎著馬直接闖入,到太子所宿之處的中門,方才下馬,此事被康熙留下的人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