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規劃了開墾水田的範圍。
砍樹留下的那一片地面積不大不小,半畝左右,樹樁全部清理出來再深耕,把根系挖出,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畢竟兩人都沒有合適的工具,古人犁地都靠牛,更何況他們連犁耙都沒有。
好在只有倆人也吃不了很多米,如果和土豆紅薯輪換著吃,小片面積的稻田就足夠了,保證每季收成能有個兩百斤稻穀。
穆奚劃了一個七十平的範圍,趙葉青覺得大小還算合適,其實六十估計就夠了,多餘的能種就種,不能就空著。
旁邊的地不種水稻還能種玉米,比水稻簡單,不用深耕。
他們倆都是不拖延的性子,說干就干。
清除樹樁是第一步,趙葉青拖著發電機到地方,插上電鋸的電源線。
最近太陽很大的唯一好處就是電量十分充裕,隨時用隨時補充。
先把樹樁用電鋸給儘量鋸短一些,樹樁周圍的土壤挖開。
他們選的是樹樁密度最少的地方,七十平裡面就三個樹樁。
穆奚用電鋸鋸,趙葉青在旁邊刨土。
糊糊和雪餅像是想幫忙的樣子,用爪子在地上抓撓。
給趙葉青看樂了,「你們又不是狗,你們是貓科動物,有沒有點清晰的自我認知了。」
趙葉青邊挖土邊跟穆奚聊自己那天晚上看到野豬的事情,以及自己怎麼割松油來點火把。
穆奚像看傻子一樣看她,「松樹林在北面,你就不會騎車走環山公路上山頂,再步行一小段?」
趙葉青如遭雷擊,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大傻子。
第41章 開墾稻田
她完全忘記有環山公路通往山頂這件事。
說到環山公路,趙葉青又和穆奚說起當時那個感染者。
「我不知道環山公路上邊有沒有他的同事,如果有的話,上面也就還有一具屍體。」
穆奚聽聞趙葉青自己一個人解決掉一個感染者的時候,胸口悶住了一口氣,說不上來是慶幸還是難過。
「改天我去看看。」
幸而趙葉青砍的樹樹樁都不算大,挖掘難度不算特別高。
她負責把樹根附近的土刨鬆散一些,整個樹根要被撅起需要力氣挺大的,她不太行,鋤頭也不太行。
找了兩根以前建築剩下的鋼筋,一端插進樹樁底下,一端用力下壓,她整個人幾乎都坐在上面了,樹樁也只被撅起一點點。
穆奚鋸完樹樁把趙葉青扒拉開,「你去把田埂範圍畫出來。」
水稻田是下陷的,這樣才能蓄水,四周的土壤要高出一截做田埂,最好都踩夯實了,免得下個雨走上去就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