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傷了不少,有些都已經變得發軟乾癟。
趙葉青,「先回去看看,還有多少能種的。」
薯種也放在了原主的小地窖里,只有一小袋,地上鋪了乾草,上頭也蓋了乾草保暖。
小地窖里還放了一瓶水,是檢測地窖溫度用的,平時發現水瓶里的水結了薄冰,就說明地窖溫度變低了,就得多覆蓋一些乾草或是泥土保暖,避免凍傷。
可今年冬天的溫度實在是有些惡劣,免不了凍傷。
只要沒有腐爛,都可以用來育苗試試,房間裡的紅薯也拿了兩個出來。
紅薯保存需要的溫度比較高,趙葉青就放在了房間裡保存。
土豆不行,燒著壁爐的房間溫度太高會提前發芽,只能是一度左右保存。
紅薯不著急種植,可以先嘗試育苗,一是為了實驗還能不能種出來,二是為了紅薯藤。
之前她切塊種紅薯的效率太低了,今年吸取了教訓,得先育苗後,用紅薯藤來扦插種植。
第188章 冬後
紅薯育苗需要的溫度比較高,種植最好是春分之前,按照正常情況下,春分時節的氣溫大約是十三度左右。
最近氣溫已經達到了三四度,以現在的升溫情況,大約一個月後就能有十度。
紅薯的育苗的周期將近一個半月,現在準備準備,應該差不多能趕上合適的時間種植。
土豆就沒有那麼講究了,只要地溫在五度以上就能萌芽,十度以上嫩芽就能出土。
現在積雪還有十公分左右,只要天氣好,完全融化也就是最近的事情。
開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兩人把事情排滿,幾乎就沒有什麼休息的時間了。
趙葉青也不知道是應該按照北方的播種時間來種植,還是按照南方的。
現在的氣溫來說,按照北方的種植時間比較合適,那樣時間就會比較充裕,能晚一個月左右再播種。
可她又怕會像去年一樣,突然就開始長時間的高溫,要是還像之前那樣升溫,晚了的這一個月可能就會導致大量減產。
她太貪心了,想種植的東西太多,除了原先計劃的小麥和水稻,還想著種植黃豆油菜,家裡糯米也沒有了,她還想種一些糯稻。
這些都是早春就可以開始準備種植的作物,到了晚春還有玉米要種。
有了小麥大米,玉米她倒是不一定要吃,只是家裡餵雞餵羊和牛,要是有玉米而過做精飼料,長得也會好一些。
要是懶得打理,還能在玉米沒長成熟的時候就收割下來,連杆子一起弄碎,直接餵牛羊或是做成青貯飼料也是特別好的原材料。
「趁著現在還沒有完全融雪,咱們可以先去看看草甸情況,順便看看哪裡能種水稻。」
種水稻的選址得靠近水源,不然遠距離引水還得去砍很多竹子,又增加人力不說,還容易被動物損壞,時常得去修繕,也是麻煩。
兩人牽上小紅往草甸上走,帶上了家裡的幾隻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