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葉青將手裡的稻种放下,也換好了鞋,和穆奚一起去把糯稻田挖好。
水稻田的水放進糯稻田裡,這下就能看清哪裡沒有整平,用耙子推平了土,土裡還有不少水分,踩上去像是濕濕軟軟的橡皮泥。
水稻田還得分廂開溝,即在田裡整理出一條條寬兩米,從田頭長至田尾的『土床』,床與床之間有一條幾十公分的小溝,溝里蓄著水。
土床上是半濕潤的,撒了一層糞肥後,穆奚將發了芽的稻種撒在上面,竹竿輕輕拍打,讓稻種陷進土裡,這是濕潤育秧法。
趙葉青做了兩個稻草人插在稻田裡,防止有鳥來偷吃。
糯稻還沒有種,趙葉青不打算如法炮製用一樣的方法來育苗。
濕潤育秧法是她之前在梅山的時候用的方法,有過一次經驗就沿用了。
按照原主人的筆記上記錄,他用的是旱育秧法,即是在土地上直接播種稻種,發了芽之後再挖出來移栽到水田裡。
兩種方法都是可行的,前一種是因為有經驗,但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這次兩人種的是早稻,現在的氣溫比較低,不太適宜稻種的生長。
一會還得給這濕潤育秧法的稻種覆上地膜保溫。
旱育秧法不會太冷,種子在施了底肥的泥土裡種植就可以,泥土裡的溫度比較高,不容易凍壞稻種。
缺點也是有的,正常是用塑料軟盤進行育秧,這樣能防止秧苗串根,已經倒塌了的工具房裡沒有看見塑料軟盤,不知道是不是原主人去年用完了沒來得及買。
只能想辦法,用竹片隔開播種,在秧苗七八公分的時候就移栽,應該也不至於會串根。
前後忙活了一個禮拜,總算是把稻田給處理好了。
接下來得處理下一樣作物,趙葉青打算半休息半勞作,在家裡悠閒地晾曬三天種子。
也算是給自己放個假。
根據播種的緊迫性,下一步要處理的種子就是玉米和花生。
這兩種種子也需要播種之前晾曬,曬種能打破種子的休眠期,提高發芽率。
夏天曬種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曬,容易被燙傷,現在倒是沒有這一項顧慮,早春的太陽還是比較溫柔的。
穆奚表示不需要休息,扛起鋤頭就出門挖地。
趙葉青搬了個小椅子坐在院子裡,和玉米花生一起曬太陽補鈣,順著敞開的大門往外頭望去——
第192章 種玉米花生
只看見一個寬肩窄腰,身姿挺拔的男人正揮舞著鋤頭挖地。
早春的中午,這會溫度大概是十一度左右,干農活還是不免會出汗,他把外套脫了放在一邊。
裡面的打底衫略微緊身,勾勒出手臂上因為用力而凸出的線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