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趙葉青就把昨晚用水泡著的個頭稍小的蝦都拿出來,留出來一些冷凍起來,平常能炒著當小菜吃。
剩下的她打算都曬乾,一半做蝦皮,一半做蝦粉。
蝦皮分為熟蝦皮和生蝦皮,一種是煮熟之後曬乾的,一種是生的直接曬乾。
煮熟曬乾的能直接灑在湯麵上提鮮,生的就得和菜一起炒制過後才能吃。
熟蝦皮的營養成分沒有生的那麼高,保存起來也比較麻煩,因為濕度較大只能冷凍保存,方便在做飯的時候不需要提前放進鍋里煮。
趙葉青打算做一小部分熟蝦皮,多數都做乾的,畢竟現在最麻煩的還是保存問題,萬一哪天供不上電,冰箱裡的東西都得壞掉。
將小蝦都清洗乾淨,一小部分放在鹽水裡煮熟後放進小簸箕里,和另外一個裝了所有生蝦的大簸箕一起放在院子裡晾曬。
昨天發現魚塘的魚數量已經有些太多了,大概率是活不過今年冬天了,乾脆今天多撈十幾條出來,做成魚乾或是臘魚。
早知道昨天撈到的大魚就不帶回來了,魚塘里吃不完的,等冬天來臨之前還得拿到湖裡去放生。
穆奚把家裡的牲畜餵完就來幫忙殺魚,十幾條魚解剖、清洗、醃製、晾曬後,屋檐下掛滿了魚。
趙葉青抬手戳了戳魚嘴朝上懸掛著的一條條魚,道:「像不像是以前快過年的時候家裡的樣子?」
穆奚把手裡一大碗魚雜放進冰箱裡,合計今晚可以炒著吃,聞言回道:
「像,過年也快了,今年還要吃年糕嗎?」
「要吃!」
今年自己種的米,打出來的年糕肯定比去年的還要好吃。
穆奚檢查了一下米缸,發現大米又快要吃完了,沒幾個月就要過年,乾脆今天打一兩百斤新米,這樣整個冬天都不用再抗凍打米了。
家裡的設備有限,要打一兩百斤米得花費不少時間,在旅遊區也沒有打米機,草甸不讓種植,旅遊區都是買來的大米。
山下村子倒是有,不過打米機實在是太重了,根本不可能扛得上來,就算扛上來了,家裡的電池容量也不夠用。
兩人只能繼續用之前的手工設備。
整整花了三天時間才把兩百斤大米全部打完,米桶是放不下了,鋁皮桶的一段已經清空,兩人把那一段從上面取下來放在地上當成儲米桶。
除了大米,小麥也脫殼磨成了白面,大概了有四五十斤的樣子,後續要做年糕的糯米也準備了幾十斤,這下過冬糧算是全部屯好了。
怕生蟲,又在裡面放了十幾顆八角。
八角是穆奚在燒炭的間隙去摘回來的,摘八角的地方是去年找到栗子樹的地方。
穆奚的本意就是把板栗撿回來,八角倒是意外收穫。
他小心翼翼的走過去,卻意外的沒發現有去年那猴群的蹤跡。
去年被猴群吃空了扔在樹下的板栗殼,今年也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