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這兩件案子有什麼關聯。」洛譯忽然開口,「其實分為兩種情況,一兇手是同一個人,二兇手不是同一個人。」
說著,他在小黑板同步寫下。
「先說第二種情況。崔小月死在姜哲之前,並且是被分屍死的。兇手並沒有處理現場,有可能他並不在乎,甚至覺得自己不會被抓。所以這樣一個兇手的畫像大致應該是——狂妄自大、心狠手辣,並且對崔小月帶有瘋狂的恨意。」
這一點毋庸置疑。
洛譯曾和交警大隊打過招呼,要盯緊出江城的所有車輛,尤其是郭村鎮人員,結果沒有發現異常。這就說明,兇手極有可能還留在江城,這樣的人要麼有背景勢力,要麼就是狂妄自傲,或是二者皆有。
洛譯繼續分析:「崔小月有什麼值得讓人恨的?崔小月的家庭背景很單純,父母都是郭村鎮的農民,親戚有在城裡打工的,但大多是小康家庭。從她自身來說,工資兩千多塊錢,也就是每個月能解決溫飽的水平。所以可以排除有錢遭人恨這一點。」
「那麼是美貌嗎?曾經我想過是不是有人憎恨崔小月漂亮,在店裡的顧客很多,業績很好。但是屍檢報告顯示,崔小月臉上的傷口是死亡後形成的,因此也可以排除這一點。」
洛譯翻開屍檢報告,翻到那一頁,展示給他們看。
他繼續說:「還有其他可以恨的地方嗎?我們也對崔小月的家庭、朋友走訪摸查過,崔小月的家庭在郭村鎮也是說得過去的,平時不與人結仇。交往的朋友也是守法公民,沒有三教九流。」
顧曉晨點點頭:「要我想,我也想不出崔小月還能得罪什麼人。普通老百姓應該沒什麼機會碰到惡霸吧,她又沒有不良嗜好,不嫖不賭不毒的。」
洛譯緊皺眉頭,沉聲道:「的確是這樣。」
他頓了頓:「如果說兇手是隨機殺人,那麼目前只有崔小月一個分屍案,往前倒四五年也沒有找到類似案件。這樣的兇手不可能只殺一個人,崔小月是開頭嗎?不得而知。所以我認為,兇手不是同一人的概率很低。」
這樣長篇大論的推理,其實在洛譯的腦子裡已經順過很多遍了。因此在前面調查的時候,他都是按兇手為同一人做判斷。
他說:「再看兇手是同一個人的情況,這樣就要從姜哲這裡出發了。崔小月死在姜哲之前,有一種可能,兇手恨崔小月或許是因為姜哲。」
顧曉晨一驚:「情殺!?」
李宣納悶:「如果兇手喜歡姜哲,所以才恨姜哲的女朋友崔小月,那他為什麼要殺姜哲啊?」
洛譯說:「因為姜哲不喜歡他。」
顧曉晨和李宣的小腦瓜嗡嗡的,都表示不能理解。
洛譯想了想,換了種說法:「就是兇手以為自己喜歡姜哲,但其實,他的喜歡並不是普羅大眾認為的喜歡。拿你舉例吧,宣姐。你喜歡姜哲是因為他唱歌好聽,長得好看,這很正常。在你知道他有女朋友後,你也失落會難過,因為得不到是一種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