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理寺卿劉照在追查商戶偷運火藥的同時,查到其中有一部分運至太子別苑,現已人證物證俱全,太子殿下著實有私藏軍火之嫌,此外,那些商戶原是跟大兀做生意的晉州行商,這裡頭是否與太子有關聯,大理寺卿劉照尚在細查...」
這是懷疑太子私下操縱商戶勾結大兀,這樣的罪名一旦落定,那太子身上的罪孽就狠狠添了一層。
蕭御話未說完,皇帝忽然打斷道,
「劉照不是在查晉州商戶的案子,怎麼在查太子之案?」
這話問的沒頭沒尾,叫蕭御不好回答。
荀允和卻是飛快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見蕭御不吱聲了,又問,「那火藥是怎麼燃起來的?可曾抓到兇手?」
這下蕭御又答得利索,
「火藥原本藏在先皇后牌位後頭裝蠟燭的箱子裡,午時小沙彌打了個盹,不小心打碎了燭台,便引發爆炸。」
皇帝覺得不可思議,「他把火藥藏在那裡作甚?」
正常人都不會把火藥藏在祠堂這樣有燭火的地方。
這時,左都御史施卓接過話茬,「火藥是四月初七抵達的京城,陛下不在京,荀大人嚴查城門進出貨物,太子的人謊稱此物是給慈恩寺送的香燭貢品,守衛不敢拆封,便原封不動抬到了慈恩寺,而整個京城,娘娘的祠堂是絕不會被人搜查的。」
皇帝那邊還沒傳來迴鑾的消息,太子這邊不敢輕舉妄動,是以火藥一直放在祠堂未動,直到初十事發。
接著,他話音一轉,頗有幾分憤慨,「陛下,且不說旁的,這次火藥爆炸,禍及六十名無辜百姓,此罪難恕。」
施卓年過六旬,生得白眉白須,眉如劍鋒,眼底最容不得沙子,他御史出身,十三歲考上進士,二十歲以七品御史之尊,巡視江南,屢屢破獲大案,在朝野聲名赫赫,更重要的是,施卓以耿直著稱,被人譽比魏徵,他與皇帝一個敢說,一個敢納,素來傳為一段佳話。
皇帝被他噎了這麼一句,果然沒有再問。
默了片刻,皇帝眉頭微微挑了下,皺著眉看蕭御,「按律,該如何處置?」
蕭御和施卓相視一眼,露出為難。
這回就是耿直如施卓,也沒做聲了。
但誰都明白,私藏軍火,視同謀反,謀反大罪,當株連九族,若再牽扯到勾結敵國偷運火藥,那是罪無可赦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