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忙出一點頭緒,皇帝突然將他喚來御書房,說是鄭閣老看中了他女兒,要將之許給十二王為王妃,荀允和實在不想趟這趟子渾水,遂起身道,
「陛下容稟,去歲臣那不孝女身子不適,曾去青山寺修養,期間請慈安大師給她把脈,說她不宜早嫁,否則有礙子嗣,故而臣這兩年不打算給她議親。」
皇帝聞言展了展眉,又瞥向身側的十二王,
「看吧,朕都定了文國公府上的姑娘給你為妻,你娘非不肯,鬧著要在幾位閣老府上選,閣老府上適齡的也就蕭家和荀家,蕭家那個丫頭聽聞胳膊還沒好利索,人家荀閣老今日又拒了你,你待如何?」
裴循已忍無可忍,「兒子的婚事就讓兒子慢慢遇吧。」
皇帝沉默了。
早在裴循十歲時,皇后給他定了一門娃娃親,正是文國公的外甥女,可惜小姑娘訂婚沒三日便突然落水而亡,此事給了皇家極大打擊,民間甚至傳言十二王有克妻之嫌,皇后給氣病了,連著也不待見文家,至此十二王婚事一拖再拖。
眼看兒子年近而立,皇帝不可能再讓他拖下去,念著當初虧欠文家,定了文國公嫡長孫女給十二王為妻,皇后一聽文家女頭額突突作跳,說什麼都不肯答應,最後要求皇帝在閣老家給十二王擇妃。
事情便難住了。
「昨日那麼多姑娘,你就一個都沒看上?」皇帝問兒子。
裴循決定轉移戰火,往熙王指了指,
「父親,四哥等閒不來面聖,今日過來必有要事,您還是先處理了四哥的事,再來給兒子操心。」
皇帝已經猜到熙王來意,嘆聲道,「說吧。」
熙王再次跪了下來,
「稟聖上,今日城中有傳言,道珩哥兒媳婦非徐主事親生,不知聖上可有耳聞?她生父在她四歲那年,死在上京趕考的路上,她母親後來改嫁徐家...」
荀允和聽了這麼一句話,心沒由來地竄過一絲刺痛,人跟著便有些失神。
皇帝往軟枕靠了靠,頷首,「朕聽說了,朕已讓東廠去了一趟徐家,徐科承認事實,卻道那姑娘自小養在他膝下,早已視她為親女,朕沒有怪罪徐家。」
熙王面露感激,「陛下聖明,此外,昨日的事陛下想必也知曉...」熙王正要講述經過。
皇帝擺擺手打斷他,復又坐正道,「你的來意朕明白了,皇家婦行醫著實不妥,當初這門婚事,朕草率了,今日晨起循哥兒跟朕提了這樁事,朕心中已有計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