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硯白在書中屬於周晉的武力值擔當,相當於《說唐》里李元霸一樣的存在。
此人武術天分極高,可以稱之為骨骼驚奇,放在仙俠小說里都是天生神骨,有著傳奇異靈根的天之驕子,一個不小心就腳踢高階修者,下山都能撿個神器。
可惜紀硯白雖強,卻也是英年早逝。
他本是國公府的嫡子,還是皇后的親弟弟,在書中眾人皆稱呼他一句「小國舅爺」。
有天賦,家世背景也是頂尖的,可惜他「腦子不太靈光」,性格還極為乖張。
討厭紀硯白這個角色的讀者質疑過他有超雄綜合徵。
其實按照書中一些細節去仔細琢磨,俞漸離覺得,紀硯白是有著躁鬱症。
他精力充沛,睡眠卻少,容易被激怒,也因為注意力很難集中,導致他的文化課極差。
後期他被反派暗算,性情越發暴戾,竟然發狂沖入皇城,成了「七巧事變」中謀反的主力軍。
他一人之力可敵千軍萬馬,最後還是明知言和他家的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犧牲了上百培養多年的精銳,加上皇城眾多侍衛,還有幾位大將才制服了他。
俞漸離仍記得紀硯白的死法:車裂之刑。
紀硯白戲份同樣不多,不過好在活到了大結局。
不是純正反派,倒像是一顆重要的棋子,卻是最大的BOSS。
俞漸離想起來,紀硯白的確進入過國子監一段時間。
這個時期,紀硯白的情緒已經開始不穩定了。
他的家中人覺得他總在沙場,染上了太多殺氣,應該換一個環境沉澱一番性子。
於是他們強行讓紀硯白回到京內,安排來了國子監,也不指望他能學到些什麼,能耳熏目染地多認識幾個字,學學讀書人的沉穩性子就行。
可惜不久後紀硯白就因為惹了大禍,又離開了國子監。
想到這裡,俞漸離的呼吸都開始發緊。
他之後不僅僅要遠離國子學,還要遠離隔壁號房,紀硯白隨便一拳都能讓他提前殺青。
他如今的小心翼翼,也都是為了明知言之後少些立敵。
紀硯白可不好招惹,國公府也是滿門忠烈。
*
俞漸離尋到四門學院落門口時,天際的蔚藍逐漸被暗紅侵襲,頃刻間紅暈萬里開。
這段時間他已經繞著國子監大致走了一圈,熟悉了這裡的環境。
他穿書前便對建築感興趣,還很有天賦,一些地方他只要走過一遍,腦海中就會出現這裡的立體地圖,甚至可以憑藉記憶畫出來,做到沒有差錯。
此時四門學院落門口站著不少監生,看髮帶的顏色有些還是太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