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曇回與他說過,但是他當時並不感興趣,只聽了一個大概,今日才想聽聽詳細。
曇回一臉的愁苦,不知道今日這事他得費多少力氣才能解決,卻還是說起了當年的事情。
「在我看來,當年就是胡三公子一個人的單相思,趁著俞公子家中有難,想要做點什麼讓俞公子從了他,可惜沒成功,還害了兩家人。」
「胡三公子……男的,對俞漸離單相思?」紀硯白停住了腳步。
「嗯,之前與您說了,您也沒記住?」
「嗯。」
紀硯白此人聽曇回的囉唆,向來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聽一個七七八八,能記住的也只後兩成。
也怪曇回嘴太碎,什麼都說,沒個重點,紀硯白才會有這樣的毛病。
只是今日他突然想要了解一下俞漸離的過去了。
第22章 拿人
想到當年的事情, 曇回也不免感慨地長長嘆息,接著說了起來:「當年啊,俞公子和明知言非常出名, 不過俞公子因為容貌引來了不少麻煩,便鮮少外出。
「胡三公子最開始還偽裝成和他們結交,只是做朋友, 與俞、明二位關係也都不錯,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
「後來鬧出了中書省那件案子, 牽連甚廣,重罪的殺了頭, 家眷都發配邊疆。其實明家和俞家只能算是被牽連, 可事情太大,拔樹尋根, 有些牽連都會被連累。滄海橫流自保都難的時期, 這兩家只能也跟著被貶官。
「國子監的山長疼惜人才,老人家到處奔走, 才算是保下了幾名監生。長輩官職被貶, 孩子依舊留在國子監。」
紀硯白安靜地聽著,只是隨便地「嗯」了一聲。
曇回繼續說了下去:「俞、明二人在國子監又留了兩個月的時間,俞公子被請去了右侍郎府上, 到了第二日才被送出。
「送走了俞公子,胡三公子像是非常開心似的,賞了府中所有下人銀錢,還遣散了院裡的通房丫鬟。
「府中下人得了賞賜都議論紛紛,事情逐漸傳了出去, 說是俞公子與胡三公子有那些事情,後來愈演愈烈, 胡三公子的婚約也因此取消了。」
紀硯白不懂後宅那些破事,聽完一陣疑惑,甚至沒理解其中意思:「這怎麼了?」
曇回耐心地解釋:「和胡三公子這種有婚約的人有了浪蕩的傳聞,自然名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