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漸離只能點頭回應。
他們兩個人都是最後來的支堂,位置都在最後一排。
俞漸離靠角落一些,林聽便在和他間隔一條過道的位置。
也就是國子監沒有同桌一說,不然林聽算是他的同桌。
顧瓊華這人頗為神奇,很快和原本在俞漸離前桌的人換了位置,乾脆坐在了俞漸離前排。
他和俞漸離不熟,也不怎麼去打擾俞漸離,倒是喜歡戲弄小胖子。
課上,小胖子睡得正香,顧瓊華團了一個紙團放在小胖子的嘴唇邊。
小胖子呼吸會將紙團吹遠,紙團碰到桌案上的手臂後又滾回去,接著再被吹出去。
顧瓊華回身用手肘撞俞漸離的書本,讓俞漸離去看。
俞漸離覺得幼稚得很,在博士講學時,抽出了一張紙,折了折之後,疊出了一朵花來送給了顧瓊華。
顧瓊華是個少見多怪的,拿著紙花睜大了雙眼,捧在手裡研究了好久。
主要是他是眼睜睜看著俞漸離疊的,他一直在看,可到了中間就跟不上了,到了後面就只能暗嘆神奇了。
等到下課,他才回頭問俞漸離:「這個是怎麼疊的?一張紙還能有花有葉,栩栩如生的,都不用裁剪嗎?」
俞漸離拄著下巴去看博士布下的作業,隨口回答:「我從小就對這些感興趣。」
「不愧是俞千手的兒子。」
俞漸離的父親人送綽號俞千手,不過是人比較厲害,做出過不少出名的設計來。
京里有處園林出自他父親之手,有一次發大水,唯獨這一處園林安然無恙,排水做得極好。
還有最高的那座塔,也是父親搭建的框架。
他父親還發明出了不少小的工藝品,到現在都還被京里的人爭相購買。
俞千手離開京城,對工部的打擊也是巨大的,畢竟是少了一位有真才實學的手藝人。
「你可知道中秋節?」顧瓊華想到了什麼回頭問他。
「這是自然。」
「去年中秋節,京里舉辦了一個千燈會,熱鬧得很!最漂亮的幾盞燈被拍賣了,你猜賣了多少銀子?」
這還真是俞漸離不知道的事情,登時來了興趣,抬手比量:「五十兩?」
「那你是不懂了,要麼是那群紈絝斗價斗出了脾氣,要麼是花燈真的太過漂亮精緻,太想珍藏,竟然拍到了八百兩!」
俞漸離愣在了當場。
不過顧瓊華話鋒一轉:「漂亮的花燈很多都是提前一年就開始準備的,好多手藝人忙碌一年,材料上也極為講究,才能做出這麼一盞燈,八百兩也是正常。」
俞漸離跟著點頭:「手藝是無價的,材料也是極貴的。」
「對呀!不過你可以試試做一盞掛上去,稍微有點名頭,那才威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