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對俞漸離的照顧也更多。
國公爺和紀硯白帶軍極其勇猛,紀家軍兵精將勇,弓馬嫻熟,可以稱得上戰無不勝。
國公爺有意讓紀硯白多立軍功,紀硯白也才弱冠之年, 軍功已然燦若晨星,粲然可觀。
這等將才, 既能護得金甌無缺,又能指揮若定,凱旋之時怕是會再造佳話。
可聽說了京中的消息後,俞漸離卻有些擔心。
在他們離京的第三年,明知言的官職提升到了正四品左通政。
與他關係較好的那些人也陸續從官,施淮岐有家世背景扶持,又得聖上偏愛,如今已經成為大理寺右少卿,正四品官員。
賀楚則是進入了刑部,成為主事,不過被分配到了別的地界,倒是遠離了京城的紛爭。
陸懷清不出意外地進入了戶部,如今乃是從五品的員外郎,估計是想要踏踏實實地一點點往上晉升,不想太過突兀。
這些人也都算得上是年輕才俊,之後註定不會平凡。
最讓俞漸離覺得驚訝的是,陸懷璟竟然進入了承宣布政使司,也不知陸家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可能最初也只是想讓陸懷璟有個事做,所以給他安排的是從七品的都事。
陸懷璟倒是做得挺得心應手的,畢竟他在陸家也算是耳濡目染,後來又被俞漸離教過一些,大事小事也都能應對。
後期他著實社交能力強悍了些,和不少人成了好友,別看官職不高,卻有著很好的人緣,各個部門的人都能聯繫上一些。
林聽也的確老實了不少,如今成為侍講,不爭不搶的,的確沒再和三皇子的人有聯繫。
時不時給俞漸離送藥時,也會夾帶一些信件,不過內容不多。
難得一次提及正事,還是告訴他:明知言已經無性命之憂。
俞漸離這才意識到,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明知言遭遇了不測。
也是在這一年,太子和三皇子徹底撕破臉。
明知言因為是參與變法的主要人員,被大家族視為了眼中釘,遭遇了夜襲,險些喪命,還是施淮岐及時趕到,救了明知言一命。
林聽又連續醫治了三日,明知言才轉危為安。
三皇子的人傷了太子的人,太子還沒來得及問罪,三皇子的人卻不知是如何做到的,得到了太子的諸多罪證,竟然整整列出了三十六條來。
一條條,一樁樁,都看得聖上憤怒不已。
太子慌了神,跪在大殿上為自己辯解,可因為話語前後不一,破綻百出,而被聖上逐出大殿,再次趕回東宮關禁閉。
這一次就連皇后娘娘親自去求都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