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發出噪音,不管她搬到哪兒,這個房子就追到哪兒。
黃雅若說到這兒哭了,她臉上都是淚痕,好像很難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
「我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我真沒說謊,但是,但是。」
「它叫我媽媽。」
媽媽——
視頻里那扇門曾經對她發出呼喚,深夜中誘使黃雅若前去。黃雅若沒有孩子,但這個房子就像是她的孩子。
黃雅若用儘自己全部積蓄,在自己三十五歲的時候買下了這間房,她在幾百張牆紙中間選中了最喜歡的那張紙。
她跑了一個月的家具市場才選到了這些家具,沙發的尺寸,花色材質都一一對比,屋內燈光的色溫都再三挑選,她需要花費兩周才能定下一個家具。
因為手頭緊,所以她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很慎重。因為太熱愛自己的房子,所以她願意返工重新再裝修。
終於,她得到了自己最滿意的房子,它簡直是完美的,房子的每一寸都按照黃雅若內心所想而實現。
她給別人打了一輩子工,沒有愛人沒有孩子,這個房子很像它的孩子。
但它慢慢暴露出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半夜時,這些家具會動,他們會詭異變換隊形,好像是活的。
活的,黃雅若一直覺得這個房子是活的。
從那天起,黃雅若就快瘋了,她千方百計地想把家具恢復原位,但每天醒來,這些家具都有自己的意願。
它們不因為黃雅若而改變。
最後她終於搬家了,她拋棄了這個房子,花費了大半輩子的積蓄,花費了無法計量的心血,曾經寄託了她對生活所有美好的想像。
她不要了。
但她放棄了房子,房子卻沒有放過她,在她搬家後,房子再次跟過來,它在半夜的時候發出拳擊一樣的異動吸引黃雅若的注意力。
它很憤怒,像是個被拋棄的小孩,它在半夜中,深深呼喚她。
媽媽——
媽媽媽媽媽媽——
簡直就像是噩夢。
黃雅若沒有辦法,她只能走回自己家,然後她在房子裡找到了另外一個空間,房子內部還有一個房子。
她就像是一隻蝸牛,從她買房的那一刻起就背上了沉重的殼,不論走到哪兒,這棟房子都會跟到哪兒。
媽媽,我餓了。
房子說,它餓了,它想吃飯。
黃雅若沒有生過孩子,但這一聲媽媽絕對是懲罰,她成了一個房子的母親。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房子和人的關係,變成了母親和孩子的關係。
「我能怎麼辦呢?」黃雅若說:「它在求我,它好餓啊。」
所以黃雅若只能去幫忙解決每一個受害者。房子吃飽之後就不會發出噪音,它會安靜好幾天,溫順地像一個普普通通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