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是大片大片的藍色海洋,幾塊拼接在一起的陸地,明明只是一張普通的二維地圖,但劉年年仿佛能想像到過去,地圖從二維變成了三維,隨著目光所到之處,山峰拔地而起,海洋波瀾壯闊,她能聽見大海的波濤聲,能聽見樹林中百鳥爭鳴,能感受到沙漠的熱氣滾滾,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
那時太陽照常升起,天空沒有一扇扇空洞的門,人們可以突破天際而非撞到幕布。
對生活在狹窄的牆內世界的她來說,徐徐展開的是一個遼闊的世界。
遼闊,劉年年最大的感慨是遼闊,她心潮澎湃,心跳加速卻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震撼和懷念,那是她先輩曾活過的土地。
她只知道人類廢棄了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但並不清楚究竟是哪部分,她貪戀地撫摸著地圖板塊的邊緣,卻找不到現在自己的位置。
她現在在哪兒呢?
劉年年理解了牆外調查員的心情,為什麼這個工作那麼危險,卻又有那麼多人願意主動出牆,他們一旦找到任何資料都是第一手的,沒有被人粉飾過,只要舊世界掀開一個角就能喚醒他們血脈里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哪怕結局是死亡也無所謂,調查員最初的信念來自於此。
就在這時,劉年年仿佛成了無數個前赴後繼出牆的調查員之一。
劉年年沒有注意到檔案袋中的血跡爬上她的手背,幾乎是貪婪地看向其他資料,檔案袋裡還有一打厚厚的彩色照片。
木涵儘可能留下一些紙質信息,照片被列印出來了,這些照片大概含有什麼信息量,但劉年年並不是考古學家,她認知有限,所以看每張照片更像是過去的民俗展示。
沒有建立在空中的高速公路,沒有懸浮在半空中的飛車,直達雲霄的建築物並不常見,大家吃正常的食物還不是奢侈品。
這些照片很多都很普通,一張照片是玉米地,劉年年沒見過這麼多健康的農作物,而不是隨時會異變的污染物。
下一張有人在田埂里勞作,察覺到攝像頭之後抬起頭露出一個詫異的表情。
在大街上遛狗的普通情侶,一家三口吃飯,交通事故的現場報導圖,賽馬比賽現場……
劉年年越看越沉迷,舊世界和新世界的差別不算特別大,八十年來科技的進步有限,在污染孢子的支持下,他們開發出了漂浮在空中的島嶼,還有一系列營養劑癒合劑。
而在生活方式上,底層人仍然過著舊世界的生活,尤其是牆內其實保存了部分舊世界的建築物。
所以這些照片給人的感覺更加復古,明明白白告知觀看者,距離災難其實才過了八十年而已。
劉年年不清楚照片的意義,以為這是一道智力題,需要某種排列方式才能看懂。
她看完之後下意識翻到背面,發現每張照片背後都有一行小字:不要遺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