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款非常清晰。力場二店總投資金額 6000 萬,林霽予的對這個數字很熟悉,因為這就是她算出來的數字。但另外幾個數字,對她來講,就太過於陌生了。
潘承宇出資 3600 萬,占股 60%。鄭若顏以場地資源加上出資 1000 萬,占股 20%。季謁出資 1200 萬,占股 20%。三人的現金投資,一共分三筆分期到帳,時間節點分別在合同簽訂時,金融街店裝修之前,以及正式開始營業之時,三次付款金額比例分別是 50%,25%和 25%。
這意味著,在簽訂這份合同的時候,季謁的 600 萬投資已經進到了力場的帳戶。
林霽予放下文件,明知道事實擺在眼前,卻還是忍不住問出口:「這是什麼意思?」
潘承宇沒說話,而是看向季謁,抬抬下巴,示意他挑起的事,應該由他來解釋。
「這是我送你的禮物。」季謁志得意滿,「關鍵人物都在,正好也和大家同步下。截止今天,林霽予的債務已經全部結清,她現在是個沒有任何負擔和負面的自由人。而我在力場的股份,以及股份所代表的權利,全部屬於林霽予,只是由我來代持。」
這個安排,既維護了力場表面上股東結構的光鮮,對後續融資不存在影響,也符合林霽予的目標,甚至遠超她的預期。
季謁終於有機會為林霽予解決些什麼,實現些什麼,終於能彌補曾經不在她身邊,讓她獨自一人面對一切問題的遺憾。終於等到這個時刻,甚至有白字黑字的合同和其他人的見證,季謁心中泛起一陣盪氣迴腸的爽快。
林霽予沉默半晌,才艱澀地開口道:「所以,現在我有了三個老闆,其中一個還是我的男朋友,對嗎?」
潘承宇飛快地瞟了季謁一眼,只見季謁皺起眉頭,語氣疑惑而焦慮,速度很快地解釋:「不是這樣,確切地說,是力場現在有了三個老闆,其中一個是你。」
林霽予笑得慘澹,她先看向潘承宇:「你早知道了,卻不告訴我?」
潘承宇抿了抿嘴:「這不也是才定下來。」
林霽予又看向鄭若顏:「你也同意力場三個老闆,其中一個是我這個說法?」
鄭若顏眨了眨眼,忍住翻白眼的衝動。她當然不同意,甚至覺得季謁這一套只是說辭罷了。股份協議上,是季謁簽的字,最終向外披露的股東也只有季謁。季謁和林霽予之間,不過是小情侶之間上不得台面的情趣。
只要別人不知道跟她平起平坐的是個大學都沒讀完,兜比臉還乾淨,一百萬都需要讓男朋友來還債的人,後續融資時不會面對創始人團隊構成的質疑,她有什麼所謂。
更何況,季謁變成她的合伙人,對她來講百利而無一害。相比林霽予,她只是來的晚了一點。只要給她接觸機會,長期來看,就看真正的大小姐光環和白月光濾鏡哪個能真正起作用了。這是她上台的好機會,而只要她能站在台上,必定是中間最亮眼的位置。
就像她整個人生一樣。始終如此,本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