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實在做不來此等噁心之事。勉為其難,手持筷子遞過去。
難道非得嘴對嘴餵不成?
若閹賊當真如此無恥,劉子駿也顧不得什麼大梁江山,定一劍殺了閹人!
朝堂私心諸多,全系閹官重壓之下維持。
一旦閹人意外死亡,朝堂必定紛亂,老皇帝又不中用,很可能會引起改朝換代的亂局。
大梁一亂,本就受盡苛稅剝削的黎民百姓必然會加速叛亂。
劉子駿雖為農民起義而興的開國君主,可不意味著他希望大梁江山也被農民起義軍攻打破敗。豈不成了歷史笑話?
劉子駿設想的最好的辦法,便是把這場鬥爭限於朝廷黨爭。一步步蠶食閹官勢力,順利繼承皇位,整頓朝堂,恢復民間生產。
郝瑾瑜猶豫再三,以赴死的心態吞下羊肉。
從劉子駿的角度望去,恰好看見半月弧的長卷睫毛,微微上挑的眼尾,勾勒出幾分風情。
劉子駿雙目微縮。
怪不得能勾引堂堂太子神魂顛倒,狗閹賊確實有幾分禍人的姿色。
郝瑾瑜嚼著羊肉,恨不得留下幸福的淚水。
御膳就是不一樣啊,外焦里嫩,嫩而不腥,好吃!
原身記憶里,兩人用餐時,大都是郝瑾瑜主動夾菜給太子。太子還未曾親自餵過他。
不是下毒,難道是在示好?
他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郝瑾瑜不舍地把手裡的燕窩,送到劉子駿面前。
「燕窩溫補,太子請用。」
劉子駿掩眸低目,溫順道:「謝先生關懷。」
郝瑾瑜敷衍地嗯一聲,滿心滿眼都是眼前的,一筷子夾一道菜,也夠他吃飽了。
那盤鮮紅辣子雞,離郝瑾瑜有些遠。他伸長胳膊,好不容易把雞塊夾在筷子上,還未塞到口中,便不小心掉落在桌面上。
郝瑾瑜再次夾起,放入口裡。好辣,好香,滿足。
劉子駿看見他毫不猶豫地撿拾掉落的食物食用,眉間郁色稍微散了些。
看來這狗閹賊也不全無可取之處。最起碼不會浪費食物。
劉子駿從窮苦的佃戶兒子走到一代帝王,仍舊保持著樸素的用餐習慣,最恨他人浪費食物。
老皇帝被葡萄噎住,便要砍盡天下葡萄樹。這種做法無異於觸到劉子駿的逆鱗,不惜頂撞老皇帝。
郝瑾瑜飯量不大,很快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