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沉沉的海邊,在白色禮堂的見證下,這支樂隊釋放出最後的能量。
舞台上,制雪機再次飄出大雪,象徵著希望的孩子們走向前方,來到舞台的邊緣,用他們的小手,抓住籃子裡一朵朵小飛燕,用力地向下灑去。
藍色的花朵飄向每一張流淚仰望的臉龐。
最後的副歌拔高了一個八度,恆星時刻的四人第一次同時合唱,聲嘶力竭,在悲愴中徹底爆發,唱給每一個離開的人,每一個還在苦苦掙扎的人。
[有一天你會發現
人生是將淚水收藏
別害怕,誰都會迷惘
黑暗中長存理想主義的火光
它在放聲歌唱:我不可戰勝——
你也一樣]
舞台上的「雪花」旋轉著飄下,落到前排觀眾的身上,抓過鮮花的手再次伸出,試圖去接住並不真實的雪,可誰知,那「雪花」落在掌心,竟然真的融化了。
這時,人海中有人大喊:「下雪了!真的下雪了——」
眾人這才恍惚抬起頭,濃郁的黑夜裡,細微的白色光點在海風裡飄散,落下,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像被撕得粉碎的信紙,春日的柳絮。
一如十幾年前的那場意料之外的雪,本不應該在秋末的北京出現,可它就是奇蹟般的飄落下來,見證了一個孩子的誕生,再消失不見。
如今往事重演。
在電吉他的旋律從高漲中走向平靜,漫長的尾奏開啟時,南乙微微蹙眉,輕聲開口。
[你離開那夜,記憶下了雪
我終於領悟生命的盈缺]
秦一隅則接著唱出下一句,對這些聽眾,對那位逝去的吉他手,也對自己的母親。這是他完成的訣別信,所以要微笑著唱完。
[如果不得不畫下句點
那就別顫抖,就揮手告別]
他們伸出手,朝台下的洶湧人海輕輕揮動。
而這些面孔的海洋,同樣回以最真摯的淚水、最浩大的合唱。他們揮舞著旗幟,揮動著手中的螢光棒,哭著,笑著,嘶喊式地唱著,每個人都清楚地了解,這場音樂的列車終將停靠站台,大家總要分別。
千萬個告別的聲音,在海風中迴響,曠達,悠長。
[再見,再見,再見……]
直到第5分20秒,南乙輕聲念出最後一句。
[夢裡見。]
而在演出的最後,大屏幕再一次出現那段錄影。
畫面中,徐翊抱著小小的南乙,逐個逐個揉捏他小小的手指。那時候的他們誰都不曾猜到,這十隻小小的指頭,未來會在最大的舞台彈奏貝斯。
鏡頭裡,徐翊微笑著,虎牙露了出來。他用很可愛的語氣對懷裡的小人說話。
「南乙,難以……我媽可真會起名兒啊。」
「你知道嗎?人生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難以面對的。但是呢,還有很多很好的部分,又讓人難以割捨……」
「有點兒深奧是不是?沒事兒,你還是個小寶寶呢,等你長大了,就明白舅舅在說什麼啦。」
徐翊說完,抱起南乙,蹲到鏡頭跟前,嘀咕著說:「那就先到這兒了。」
他側過臉,看向小乙,仿佛也看向了右側屏幕上長大的那個孩子,然後握住了他的小手,揮舞了兩下。
「來,說再見。」
意識到孩子還不會說話呢,他把自己逗笑了,眉眼彎彎,月亮一樣。於是他只好自己說最後一句。
屏幕陷入黑暗,發著光的「Sternstunde」出現,與海邊的星夜融為一體,可那個令人魂牽夢縈的聲音還沒徹底離開,透過音箱,久久迴蕩。
「再見啦。」
作者有話說:
《你出生那夜,北京下了雪》
演唱:恆星時刻
作詞:秦一隅/南乙/徐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