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是打算借紡織廠做突破點」大隊長問。
「對。」謝俞點頭「這有一就有二嘛,我們先跟紡織廠合作賣竹家具,哪怕到時候我們稍微讓利一些,只要打好這層關係,等到明年六月份,我們就可以跟紡織廠那邊提出第二次合作,到時候就完全以玉涼蓆做為主產品。」
「紡織廠是個大廠,我們不需要賣很多,只需要賣出去一百床玉涼蓆,等他們使用過之後,他們就會發現玉涼蓆的好處,那麼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幫我們宣傳玉涼蓆,只要我們的知名度打開了,其他人想買的時候去市百貨大樓買,結果買不到,那他們就必然會回過頭來找我們。」
謝俞又說「當然,這一批竹家具你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如果紡織廠那邊沒同意,我就把他們送到縣城去賣。然後繼續去紡織廠那邊,多跑幾趟,這樣哪怕是談不下來,也爭取混個臉熟,為我們六月份做個準備。」
如此大隊長再沒有反對的理由。
其實謝俞沒說的是,這件事他已經打定了主意,哪怕大隊長不答應,他也會做的。
因為他才是竹編廠的廠長,所有經營決定都是他做決定的。
他之所以跟大隊長商量,是一種尊重的態度。
謝俞很快將任務派發下去,兩個編織工又將活計拆分給村里人。
而後謝俞上了山,他看到了負責砍竹子的謝塘,謝塘正帶著人在山上砍伐竹子,謝俞沒有打擾他們,先把全部竹林走了一遍。
他們村的竹林還是挺大的,有一百多畝,但是按照他們如今這個砍伐速度,村裡的竹林也支撐不了多久。
竹編廠做好了,就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可不能竭澤而漁。
謝俞看完竹林後,回來跟會計說了這件事。
會計很驚訝「我們村的竹子這麼多,還能不夠用」
謝俞搖頭「目前肯定是夠用的,但是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把村裡的竹子全部用完,我們應該和外面的竹子一起用,這樣我們的竹林也能得到足夠的時間恢復。
竹子確實是要比樹木要更容易長成,但是做玉涼蓆的竹蓆是必須五年以上的竹子才行,這成長就需要時間了。而且現在竹林都是土生土長的,村里不怎麼打理,竹子的質量還是比較差的,如果要形成是供應鏈,村里也應該分出一部分人力物力來管理竹林。
就連周邊村子的竹林,也應該讓他們儘快重視起來。
因為他們的玉涼蓆以後的產量肯定會越來越大的。
最好是能夠出口。
但如果要出口,還是得把製作麻將涼蓆的機器製造出來,還有就是麻將涼蓆專用的塑料繩,玉涼蓆不可能一直用尼龍繩來編織的。
會計不知道謝俞的野心,不過他覺得謝俞說得對「行,我回頭跟謝塘說一聲。」
謝俞「等過完年再安排也不遲。」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