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林點頭「您說的是,希望我有一天也能像您一樣受人尊敬。」
「好好努力,肯定可以的。」謝俞鼓勵了一句。
謝俞和劉佳林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才回到鎮上,謝俞本來是想回竹編廠的,但遠遠的聽到鎮中心小學那邊傳來下課的鈴聲,他抬手看了看時間,正好是放學的時間,便將東西都交給劉佳林。
「你把文件帶回廠里,交給相關部門,我就不回去了,我去接嶽嶽放學。」謝俞說。
劉佳林接過東西,聞言笑道「那嶽嶽肯定要高興壞了。」
謝俞笑了笑,心裡卻是覺得自己對孩子虧欠良多。
這年他竹編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了,雖然家裡的經濟條件變好了許多,但陪伴謝照岳的時間卻也是大大的減少了。
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他為了廠里的機器還出了幾趟長差,後來又到了玉涼蓆的旺季,他更是忙得腳不沾地,根本就顧不上謝照岳,可以說謝照岳這幾年是野蠻生長。
好在謝照岳乖巧懂事,他才能像現在這樣輕鬆。
不過孩子乖巧懂事,也不是做父母的不負責任的藉口。
謝俞琢磨著,明年的廣交會還是要參加,儘量爭取到出口的機會。
與此同時也要趁著這段時間多培養下面的人,總不能什麼事都讓他做了。
等下面的人都培養出來了,他就只需要坐鎮做個決策就可以了。
嗯,爭取在儘快實現這個目標吧。
謝俞來到鎮小學門口,將車子停好,左右看了一眼,學校門口有好幾個小攤販,賣著各種小零食,小玩具。
顯然,改革春風終於吹到了他們這邊,不僅分田到戶了,也有人出來擺攤了。
這是好事啊。
聽到校門口那邊傳來越來越繁雜的吵鬧聲,謝俞收回目光看過去,只見學校的大門緩緩打開,小學生們就像是放飛的鳥兒一樣,撲稜稜的往外跑,那歡快的樣子叫人看了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謝俞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卻始終沒看到謝照岳,直到學校門口的人流消散了大半,才看到謝照岳背著書包的身影姍姍來遲的出現。
這幾年謝俞賺到錢了,家裡的糧食都換成了大米,讓謝照岳每一頓都吃上白米飯,還找人換了奶粉票,買了奶粉回來,讓他每天喝一杯奶粉,再吃一個雞蛋,保證營養充足,時不時還買肉回家燉來吃,更不要說糖果餅乾,家裡是一直都備有的,保證孩子餓了也有東西填肚子,所以謝照岳的營養是很充足的,發育也就比其他孩子快,才 8 歲已經比同齡人高出一個頭,就是身形瞧著有些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