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到不担心,先不说吴三桂和耿精忠联手的事。他们不是没有可能联手,但是这两个人都不是好对付的,即使联手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真的等他们控制了一定地盘了,不用我们打,他们两就会自己打起来,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他们这样的如果能相安无事,打死我都不相信。”秦有福开始发挥神棍精神,站起来在南书房里转悠开了:“现在要注意的是得对尚可喜请撤藩的事暂时保密,趁吴三桂和耿精忠还没有反应过来,马上准备一个全火器的部队抵达两广,全面接管尚可喜的旧部,同时对尚可喜旧部中的中高级将领进行调整,把他们安排到北方养老去,另外我们还得加快对各省总督、总兵的对调,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难以直接掌控部队,没办法兴风作浪,对我们的后方产生威胁,这一条应该形成制度,每隔几年,就调整一下国内的高级军事指挥官,让他们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圈子,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免除后方起火的威胁。对于尚可喜的旧部,要逐步撤出两广驻地,腾出来的地方调派其它地方的部队填补,这个可以解释为调防,也就是调动防区的意思。我们现在的兵役制度也应该进行调整,将兵户制改为兵役制,要求全国所有满足年龄要求的年轻人都有必须服役几年,服役期满了以后就可以退伍,这样就能藏兵于民,一旦国家发生全面战争,皇上只要一挥手,大批受过训练的退伍老兵就能直接拉上前线。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地方指挥官不容易控制的问题,毕竟那些当兵的都是为国家当兵,而不是给某个封地的军户,受制于封地管理者。”秦有福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他的想法很简单,反正他有不是什么大官,即使政策上出了问题,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他的头上去,当然无所顾忌,想到什么说什么。
其实也难怪,当年秦有福就想当兵来着,可是全乡就那么几个指标,甚至连一些市里面有关系的都跑下来占了名额,那里轮得到秦有福?报名以后没几天就因为体检不过关给踢出来了。看看那些坐着挂军牌的小车来参加体检的年轻人,秦有福算是断了当兵的念头。现在有机会接触最高层,能对兵役制度说上话了,当然想到什么说什么,全不顾康熙能不能接受。
康熙还真给秦有福忽悠住了,硬是让他说得一愣一愣的,想了好一会以后才跟上秦有福的思路。康熙没想到,秦有福居然从尚可喜撤藩的事慢慢的扯到了改变兵役制度上。到不是说秦有福的这个办法不好,康熙也憧憬着,全国的老百姓都是一些受过训练的退伍兵,一旦打起仗来,他这个当皇帝的大手一挥,满地的士兵就冒出来了。可是这事可能么?那些商人的子弟也有资格当兵?你指望那些成天子曰诗云的读书人物舞刀弄棒的?再说了,到时候真的全都是兵了,说不上那个诸侯大手一挥,全国受过训练的士兵就把自己这帮满人连骨头都给啃干净了!满人才多少人?可天下的汉人是多少人?若是天下的汉人都像满人那样全民皆兵,这个江山还轮得到满人来坐么?康熙想想都怕。
“秦有福!别说了!朕是让你来参详一下该如何应对尚可喜撤藩的事的,别的事将来再说!”康熙发现,秦有福的言论有些危险了。难道这个人别有用心么?康熙不由得升出了这样的念头。
……
第六十一章 变数
第六十一章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