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也不是这么说,我看康熙还是有诚意的,如若不然,他怎么会将我们几个放会三藩?再说了,当初我观康熙秋操之时所用之火器,的确锐不可当,当年顾问秦有福也说过,皇上已经组建了一支全火器部队,采用三三制的编制,算下来光军士就有数万,若是我们与康熙为敌,他只需将这只部队拍出来,父王断无可胜之道理。”吴应熊在北京住了几十年,又娶了建宁公主,日子虽然不是很好过,可还是能过下去的,再说了,他明白,若是吴三桂不反,那么他可以好好的当他的太子太保,虽说得忍气吞声,但是荣华富贵还是有的。再说现在吴三桂年事已高,若是吴三桂一死,他是必袭爵的,只要不惹什么事,当各太平王爷也不错,所以吴应熊不愿意找麻烦。
“嗨……”吴三桂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吴应熊是怎么想的,也知道刘玄初时怎么想的。其实吴三桂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愿意打来打去的,他还想为自己的手下找一条活路,可是现在看来,康熙时步步紧逼,愣是想逼着他造反了。
“要不这样,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全当不知,若是皇上派人下来,只管让他们查去。应熊这就回京,就以探望公主为名,多带些银子,上下走动一下,看看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凡有一线希望,本王也不愿意走到高举反旗的那一步,当然了,我们也不不做防备,传令下去,各军小心戒备,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刘玄初往福建耿精忠处和广东尚志信处走一趟,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如今之计,只有三藩拧成一股绳,否则三藩必亡。”吴三桂算是看透了,他心里清楚,康熙这是想逼着他造反,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自己是老老实实的听康熙的话,将脖子伸出去任康熙怎么样,还是联合三藩一起造反,这样还有可能占据半壁江山。
吴三桂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刘玄初的当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得领命跑一趟福建和广东,至于能谈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不过刘玄初很有把握,只要拉住了耿精忠,尚志信就飞的跟他们合作不可,否则就尚志信的那点兵力,实在是不够跟吴三桂和耿精忠所抗衡的。
吴应熊比别人都有个优势,他毕竟娶了个公主,所以无需限定在三番封地上,只要说一句想公主了,自然就可以回北京。当然,他这次可是带着任务回去的,上下的这些打点都要钱,当人得多带金银回京。
几天以后,吴应熊带着侍卫离开了云南,踏上了返京之路。不过吴应熊留了一手,他将他的两个儿子都留在了云南,省得有什么万一的情况,让康熙一口气把全家都给端了。
……
康熙这会正紧锣密鼓的按计划安排着撤藩的事情。各省的总督、总兵基本上调动完毕,湖广总督进京以后也被以处事不当,无法保地方安全的名义拿下了,虽说没给丢进大牢,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兵马调动方面现在还不能太显眼,但是尚可喜遇刺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借口,于是全国各地,特别是两湖之内,因为匪患严重,康熙调动了十几万兵马前往两湖,名义上是剿灭乱党,实际上是在往两湖增加兵力,准备随时对法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