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大概是江南地区最早看到报纸的人之一,据探子回报,大清报发行的第三天下午,吴三桂看过第一期的大清报之后当场吐血,差一点就要了他的老命,三藩围攻长沙也变得松散起来,十余万八旗兵趁势开北门离开了长沙,直往武汉而去。三藩因吴三桂病重一时间群龙无首,不敢对撤出长沙的八旗兵穷追猛打,战况瞬时逆转。
这下,大清报变得金贵了起来,康熙皇上下令,每日大清报于京城开印的同时发往各州府,由各州府负责用活字拍板开印,收报次日必须将大清报印发下去,保证各县百姓均能购买到最新的大清报。
秦有福又一次成为了京城的焦点人物,当然了,他的秦府超市也更有名了。
仿佛是为了恶心秦有福似地,康熙皇帝下旨恩赏秦有福之子秦凯旋云骑尉,小家伙还牙牙学语,便已经成了五品大员,可怜秦有福同志除了一个大清皇家顾问的职务以外,连不入流都算不上,好在秦有福并不介意这个。
……
第八十八章 舆论的威力
米思涵那个郁闷啊,大清报文言文的版本是由礼部负责编撰的,头版的内容跟秦有福搞的那个大清报白话文版的差不多,毕竟各种公文和皇上的圣谕什么的是不能随便篡改的。秦有福敢乱编吴三桂的花边新闻,却也没有胆子随便更改各部的公文和皇上的圣谕,那样风险太大。在米思涵看来,秦有福搞的那个白话文版的报纸根本就不是个东西,语言粗俗不堪,用词没有文采,甚至没有基本的文法,更不要说秦有福发明的那些标点符号了,但凡是读过书的人,还用得着用那些小标点来断句么?若是非要断句免得混淆了意思,空上一个格也就是了。可就是这么个乱七八糟的东西,居然在市井之中获得了极大的欢迎,发行量不断提升,已经开始赢利了。倒是礼部搞的那个文言文版的报纸,虽然已经被各地州府衙门和官学订阅,但是发行量始终上不去,逼得米思涵不得不每个月申请拨款维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