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有福带着一帮人忙忙碌碌的折腾了将近两个钟头,总算是在咸宁城外布置了一个庞大的地雷阵,反正他也不心疼东西,带出来的地雷让他一口气全埋在了咸宁城外,要想突破这个地雷阵,不死伤些人是不可能的。秦有福想好了,只要有了伤亡,那些赶来攻打咸宁的吴三桂的兵马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慢下来是肯定的,到时候等他们想清楚了趟出一条路来,咸宁城的守军早就换了人了,剩下的事就跟秦有福没关系了。
布置这样的地雷阵当然得秦有福亲自出来的,按说纳兰性德就得守城,可是离京之时纳兰性德是有密旨的,他得守着秦有福,省得出什么问题。怎么说秦有福都是汉人,康熙始终不是很放心,于是两个主官便一同出了城。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出城的时候容易,再想进城的时候就有麻烦了。
……
中国人对传统和文化的传承是非常讲究的,即使是满清得了天下,可是终究还是不敢得罪天下的读书人,毕竟封建社会能读得起书的基本上都属于社会上层的人物,他们拥有的资源和财富占的比例相当大,如果整合起来,依附读书人的人口比例是相当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大清不得不封孔子的后人为王的原因,因为孔子是天下读书人公认的先师。
文庙乃是供奉孔子的地方,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按照大清的规定,历任地方行政长官是必须要定时到文庙拜祭的,以显示大清对儒教和孔子的敬重。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谁统治地方,还没有那个当权者敢说对孔子不敬的,文治天下乃是共识。
家里开当铺的小兵不是不知道文庙惹不得,不过他考虑的是早就不过是透露了一个信息,至于该怎么处理是校尉的事情。
要是换一个校尉,或许听了小兵的话也就算了,甚至骂两句也是可能的。可是这个校尉是姓赫舍里的,正儿八经的大户人家,算得上皇亲国戚一类的,虽然到了他这里只落了个姓氏了,但是关系还是在的,真的拐弯抹角的,也不是攀不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