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意思是说,如果开办了军校,那么几年以后,我大清进过军校教育的低级官佐便会充实到各个部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会让他们明白,他们首先需要忠实于大清,忠实于大清就是保证大清的稳定和团结,,在这个前提的基础上,首先需要做到的便是枪口一致对外,那么出现内部纷争的时候,他们就需要更高级的指挥官明确的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样逐级推上去,最后就会出现在权利的最高端。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皇权不明,军队便会偃旗息鼓,静候权利的明确。谁然这样有可能出现皇权交替可能并不是按照预想的情况那样发展,但是只要明确了权利,部队便会完全忠于皇帝。也就是说,高层的争端将由政治手段或掌控力决定,不会出现黄袍加身的或玄武门事件之类的凭借武力强取政权的问题。”秦有福信口开河胡说起来,其实他一时也解释不清楚这个事情。案例来说,军队的绝对掌控在皇权时代是不可避免的要卷入皇权之争的,只有在采取议会制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皇权的顺利替更,军队最终听命于议会的投票结果,议会可以由皇帝确认的人选组成,也可以由选举组成,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出现**民意的情况。不过秦有福可不懂这些,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
皇权更替的问题对于康熙来说确是当皇帝最基本的常识了,每一个当皇帝的都无时不刻不防备着有人动他的脑筋,所以平时考虑得更多一些。康熙不是没有听出来秦有福的这个说法有漏洞,但是军校的出现对解决目前满、蒙、汉八旗各自为政、很难真正掌控的情况的确是一剂良药,通过军校教育,逐步调整满、蒙、汉八旗基层指挥官佐,这样长此以往,用不了二十年,八旗各自为政的情况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相对于现在,皇上需要掌握的就是军队的高级指挥官而不是各旗的旗主,时间一长,各旗队军队的掌控能力下降,皇帝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加强,怎么说都是一件合算的买卖。
“你说得有道理,那么这个军校应该如何办法?”康熙懒得考虑秦有福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漏洞,或许这根本就是秦有福故意为之?不管怎么说,办军校这个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然是这样,不如先考虑怎么吧军校开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