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并不仅限于他们本身,中餐厅时,桓子虚又先后更改了包厢客人和收银员的“印象”,就是预约包厢的“印象”和已经收银的“印象”。
“虚假交换”能力看似没什么伤害力,但真正运作起来相当可怕。
例如尤正平和郁华是感情深厚夫夫关系,若桓子虚下狠心,改变尤正平对郁华的“印象”,那么尤正平极有可能会忘记郁华是自己的爱人,将他视作一个同居室友、普通朋友一类的关系。
如果桓子虚给某个守护者一盒小颗粒数量大的水果糖,嘱咐此人回去给守护组织每个人发一粒糖果,“虚假交换”就会从个人扩散到团体,桓子虚想要灌输给守护组织的信息能传递到每个人脑海中。他仅付出一盒便宜的水果糖,收到糖果的每个人可能都会留下“黑袍人是敌人,是杀人犯”的“印象”。
将“敌人”变成“队友”,“爱人”变成“仇人”,“无关者”当做“至亲”,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这就是“虚假交换”的力量。
选择“虚假交换”能力的闯关者不少,但他们大多死在50关以内,原因就是这个能力太可怕了,就算是他们的队友也不敢让这样一个人待在身边,害怕被改变想法。
有谁会信任这样一个心思缜密又能够悄无声息地改变自己的人,低等级“虚假交换”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最初只有以物易物,用一个小石头换来面包这种没有杀伤力的能力,意志力强的人也能够抵抗“贿赂”。可是随着等级的提升,洗脑的程度不断加深,“虚假交换”能力者就过于强大了。
越了解这个能力,越想杀掉能力者,杀死“虚假交换”能力者的,往往是他们最信任的队友。
如此强大的能力者,在100关以前需要队友细心呵护成长,100关后则是鲜有敌手。
没人愿意给“虚假交换”者成长的机会,除了封魁。
前100关桓子虚在封魁的保护下慢慢成长,后99关,桓子虚利用“虚假交换”的能力带着封魁东躲西藏,从高位者的猎杀中逃命。
桓子虚清楚,如果封魁没有逐渐舍弃人性,他在游戏中或许也会按捺不住怀疑之心,最终在50关前杀掉桓子虚。可是封魁选择了泯灭人性之路,封魁不去挑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不测,他没给自己留机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封魁不去怀疑的东西,桓子虚怀疑;封魁逐渐失去的善良等品性,桓子虚替他保留;封魁逐渐变成一个失去人性的存在,桓子虚的人性却愈发复杂莫测。
猜疑、多变、谨慎、如履薄冰……桓子虚不信任任何人,包括被系统追杀的任务目标。他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试探任务目标,才能决定是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