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励瞧着他的确比去年回来时黑瘦了许多,想来在黄河边治水的确辛苦,叫李棠又多取了些进补的药材给他送去。
聂光裕容升工部侍郎,自然要摆下宴席庆贺一番。他在外地时已听说了,京中官员们屡屡上疏,称修建水利花费巨大,表面上看来这帮人是在为国家财政操心,实际上不过是想通过这事把他拉下来。还好今年黄河水位上涨未造成大患,否则就算陛下不追责,这些人也不会放过他。
是以这顿饭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敲打几个不老实的家伙。
散了席,聂光裕坐着马车,晃晃悠悠,醉意升腾。想起席间那些人的嘴脸,聂光裕便觉得可笑,叹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就在这时,马车忽然猛地刹住,马儿长嘶,车夫怒骂,聂光裕受了惊,酒意都醒了大半。
他掀开车帘,问道:“怎么回事?!”
马车前头,一个醉汉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嘻嘻笑了一声,冲马车夫道:“好大的派头,你撞了我,倒反过来骂起我来!”
马车夫骂道:“瞎了你的狗眼,这是新上任的户部左侍郎的车驾,容不得你造次!”
聂光裕有心说两句,喉咙却像是被一只手卡住了一般。这醉汉身量高大,蓬头垢面,蓄着一部络腮胡。聂光裕瞧见他那胡须,想起一个人来。
听马车夫道出身份,醉汉这才清醒一些,连连作揖后退,拔腿跑了。
跑得远些,他放下心,趁着醉意唱起歌来,荒腔走板的歌声传到聂光裕耳朵里。
他唱的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聂光裕手脚发凉,坐进车里。
到了聂府,妻子已领着两岁大的儿子等着他了。聂光裕瞧见两人,莞尔一笑,心头轻松许多,下了车把儿子抱起来,一家三口说说笑笑进了院子里。
到了半夜,聂光裕忽然又醒了过来。看着身旁熟睡的稚子,他忽然想起来,那谢杏村也有一子。
第二日,他放心不下,悄悄着人打听,谢杏村的儿子目下是否在京城中。听到谢杏村过世后,老娘儿子便带着家仆们回了老家,他才松了一口气。
穆丞相皱起眉头,问道:“聂侍郎打听这事做甚?”
江延书问道:“他与谢给谏是同乡或者同年不成?”
穆丞相摇头。谢杏村之死一直未查出凶手,只能做悬案处理,都已经快两年了,这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陛下倒是年年都惦记着他,去年还叫宫里给谢杏村家里送了财物,可若是没办法为谢杏村一案昭雪,穆丞相又岂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