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巡城游览专线与征稿
像薛瑜之前认知的那样,东荆就是微缩版大齐,她搞出来那么多事,自然不是摆着看的。把乔尚书忽悠完,她开了个头,眼看着他带人与交接的农科院不断询问细节,踏上了细化分流度支部的路,她深藏功与名,安然离开。
年末哪里都忙,去年这时候薛瑜不常在京中,但也知道京城绝没有现在这么繁华,迟迟没走的商人和求学学子们在大街上行走,车水马龙。
马车行的生意越做越大,街上挂着“鸣水”字牌的,有的目标明确一点不停,有的则在不同的路口停下,放下踏板让客人上下,形成了中层能够享受的便利运输。
跟车的车夫几乎都是中年人,或多或少有残疾或伤疤,从袖筒里伸出的手有的是木制的,看上去像是天工坊的特殊手艺。为免被围观,薛瑜坐在马车里撩帘看向外面,一行人已经走过西城大半,对久别的京城有了更切实的观感。
薛瑜现下坐的马车是蝉生盯着两边工坊跟进出来的新版本,下面的弹簧板调整过,经过反复实验达到了新的平衡,让人不觉得颠簸,也并不摇晃,更让人满意的是款式的低调,不至于车一拉出来就被人认出。
看着马车来往,回到京城后蝉生的汇报第一时间浮现在薛瑜脑海之中。
她最初对马车行的设想里包括了和工部联合推出公共交通,但经过蝉生带人的运转下来,能承担并且愿意承担这笔坐车费用的,还是富庶之家。
而要打通城与村落之间的路段,虽然现在京城的水泥官道修得越来越远,最长的一段已经到了最靠近京城的鸣水县,但面临着运载能力和成本等等压力,运输始终没能下放。
不过……
“这架马车也是京城游览一号线?我们下一站去哪里?”
从车窗飘进来的叽叽喳喳声音,挑起了薛瑜的兴趣。
去年京城大修,每条路段建起路牌,大大方便了行车和寻路,而鸣水马车行在试点后推出的游览线路,既击中了想要尝试新式马车的人的心,也俘获了外来入京的中层的心,让逐渐变得集中和繁华起来的京城有了新的风尚。
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各地驿馆的信差、驿馆邸报都可以抓一抓。”薛瑜喃喃着记下一笔。
运输和信息的交流速度增加能让认知里的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大,后世羡慕从前车马慢,但实际上,真要让人一口气等个几个月送一件东西,急都能急死。一个人远离故土、杳无音信,一个地方远离国家中心、失去控制,都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