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涼才智過人,並非只有詭謀,更有治國理念。然這些常被溫涼所忽略,更從不顯示。胤禛眉心微蹙,對溫涼的心思有了幾分猜測。
“某並非妄自菲薄。”
溫涼的話語剛落,胤禎便湊過來,把佩刀交給綠意放回去,“四哥,皇阿瑪果然偏心,這可比旁的順手多了。”
胤禛道,“你自可以同皇阿瑪請求一二。”
“可別了。”胤禎擺手,“到時候再把我丟回去上書房,我這臉皮可還要著呢,總不能讓我同弘暉一起上學。”
他嘟噥著說完,又和胤禛說了幾句話便離開了。
胤禎此次前來便是千方百計想著看那把刀,看完了便沒有其他的事情,瀟灑地走了。
胤禛和溫涼的氣氛本來有些凝滯,在胤禎來了又去後,又恢復了常態。只見胤禛無奈地說道,“先生本不該把此事告知我。”
溫涼知道胤禛的心態,這般和盤托出,明晃晃地給胤禛留下可趁之機。
“某以為爺不是這般人。”溫涼淡定地說道,“且爺關心則亂了。”
胤禛停頓半晌,失笑道,“先生說得不錯。”
溫涼說的乃是“本打算”,其中值得商榷的東西便太多了。胤禛心情舒暢,沒有再開口涉及此事。在他看來,在於溫涼而言,這便是莫大的進步了。
溫涼凝眉,身側胤禛明顯緩和下來的氣息流露出溫和的模樣,難道剛才哪句話讓胤禛高興起來了?
康熙四十七年,轟轟烈烈的戶部整頓直到九月才告一段落,雍親王爺以著鐵腕手段肅清了此事,惹來哀鴻不斷,然不為所動,徹底清理毒瘤。
康熙帝大為讚賞,又欽賜諸多賞賜,便沒了動靜。
起初有人以為皇上是藉此在敲打雍親王,若真的看重雍親王,這一出怎會只有無足輕重的賞賜,而沒有其他真正落到實處的權勢。
然很快便有人反應過來。
康熙帝並沒有收回溫涼的佩刀,也並沒有提起此事的意願。
萬歲爺當真只是忘記了嗎?
思及此處,有人猛然打了個寒噤。
自古以來,先斬後奏的權力一貫是給欽差大臣,以免出外有所不利,特此給予欽差的權力。然真正用到的人甚少,基本只作威懾,到了清朝,皇帝常賜給欽差大臣以“王命旗牌”和御賜寶刀,以代表皇帝身份。
然這等權力在任期結束後,自是會被皇上所收回。
康熙帝此舉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雍親王府,小院。
溫涼站在屋內看著擺放在牆壁上的兩把佩刀,兩把形狀各有不同。
其上佩刀享有“先斬後奏”之權,常頒給欽差大臣以做不時之需。
其下佩刀寬大,刀背以雕龍裝飾,鯊魚皮鞘,大氣威嚴。
乃御前侍衛常用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