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聖旨不單有一份,而是一式三份,用滿漢蒙等三種語言寫就。李光地接過來的,便是漢文。
他顫巍巍地展開聖旨,密密麻麻的小字躍然紙上,隨著李光地蒼老年邁的聲音被逐漸念出,“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朕年屆六旬,在位五十二年……”
遺詔少說數百字,李光地說話的速度又慢悠悠,寂靜的室內只能聽聞他的聲響。西斜暮色越發昏暗,也無人提及。
“……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
李光地宛若沒有覺察那名諱顯露後,屋內剎那僵持的氛圍,旁若無人地通讀下去。
“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欽此。”
李光地停住的時候,還有人下意識往前傾,想來以為還有下文。見他捲起聖旨,復又交給梁九功,蒼老的聲音響起,“先帝遺詔一式三份,皆是親筆,若有疑惑,自可前來查探。”
話音落下,眾人尚未反應過來的時候,李光地便衝著胤禛跪下,“老臣,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的職責所在,便是確保這新舊皇權的交接,這一拜,他跪得坦然。
隆科多的速度也不慢,緊隨著李光地跪下行禮,而後張廷玉,各大學士,六部尚書等紛紛跪下。
那聲響傳到屋外,敏銳的宮人哪有不知曉的新皇已出,那瞬間的聲響蓋過了屋內,“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阿哥有欣喜者,不甘願者,做作壁上觀者,聽著那一聲聲震天的萬歲聲,只能在這樣的聲音洪潮中跪下。
大勢已去,無法挽回。
胤禛的視線落在距離他最近的溫涼,只見他坦然地掀開下擺跪下。
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跪拜胤禛。
溫涼的位置正對著床榻上康熙的遺體,這一跪,跪的不是皇權,是為了大業,也是為了康熙帝長久以來的愛護。
屋外黃昏最後一縷光線殘留在侍衛的紅穂槍頭,神色肅穆地跪倒在新皇腳下。
康熙的遺體被護送回清宮,隨即京城戒嚴,消息封鎖。下午在暢春園的官員皆留在宮廷,眾阿哥也無一人出宮。
欽天監接到了新皇登基後的第一道旨意,計算小殮大殮的良辰吉日。
溫涼伴著胤禛站在乾清宮內,殿內暫時只有他二人在。胤禛不發一言看著康熙的遺體,許久後才長出一口氣,雙手有些顫抖。
“溫涼。”
胤禛伸手圈住溫涼的手腕,夏日裡,那雙手是如此冰涼,好似剛從冰雪離開。
“溫涼。”
胤禛又輕聲念叨了一句,把溫涼抱入懷裡。那清幽冷香飄來,沁人心脾。
“日後萬不要在我面前跪下了,剛才可是溫涼把我嚇了一跳。”胤禛抵著溫涼的肩膀低沉著說道。
溫涼知道胤禛想說的不是這些,他抬手摟住胤禛寬厚的背脊,輕輕點頭。
天黑了,但晨光總會再有。
第九十八章
康熙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朝廷宣告了康熙駕崩的消息, 緊隨而來的便是新皇登基的事宜。
欽天監在測算好殮期後, 又開始馬不停蹄地推算新皇登基的良辰吉日。
嗣皇帝同其兄弟需服喪食素,共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