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這幾種顏色?”宋新桐問。
“是啊,我這裡的顏色除了比大繡莊的少以外,可比其他布店的多了好幾個顏色了。”
宋新桐點了點頭,雖然顏色不怎麼豐富,但她手裡的錢也只能買這些了,心底算了算價格和尺寸,“那給我六尺青色的吧。”
先給雙胞胎一人做一套,如果有剩下的再給自己做一套。
“好勒。”老闆娘利索的裁好布,簡單的捆了一下,“可要針線?”
“不要了,針線家裡有。”宋新桐記得是有的,好像就放在哪個小柜子里的。
“那行,一共一百八十文錢。”老闆娘很快的將價格算好了。
宋新桐數了數銅錢,遞了一百八十文錢過去,“老闆娘,你數一數。”
老闆娘數了一下,“姑娘慢走。”
從布店出來,宋新桐直奔官鹽鋪子走去,官鹽的價格比豬肉還貴,二十五文一斤。宋新桐只買了十五文錢的,然後又朝菜市場走去,又找上次賣肉的老闆娘買了三斤豬板油,因著買的比較多,老闆娘還送了她一個豬肚。
道過謝之後,宋新桐背著背簍就朝縣城門口走去,剛到午時的樣子,縣城門口還沒有什麼人要回村,她只能背著背簍走路回去,幸好背簍已經空了,背著走也不廢勁兒。
午時的太陽已經快要到頭頂了,曬得人心慌慌的,宋新桐摘了些樹葉子做了個草帽,晃晃悠悠的走著。
“布一百八十文,鹽十五,豬板油五十四文,一共花了二百四十九文,還剩下一百七十一文。”宋新桐一邊走一邊念叨著,“好窮啊,什麼時候才能富起來啊?”
現在人家送幾個包子,一個豬肚子,她都高興的要命,真是越活越心酸!
走了沒一會兒,一輛簡式樣的馬車從宋新桐的身邊駛過,她眼巴巴的望著馬車車廂,這古代的馬車就像現代的法拉利,雖然這是低配版的,但還是羨慕得很。
頂著大太陽走了近兩個時辰才走回村子裡,她沒有走村子中央的青石小道,而是沿著村子外圍的小溪旁的碎石小路走,慢悠悠的往家裡走去,沒走出多遠就聽到了陣陣讀書聲。
宋新桐往讀書聲的方向看去,遠遠地能看到一座房子,五間青磚瓦房,雖然有些破敗了,但還是比村子裡其他住戶的房子更加氣派。
那就是村子裡的陸秀才家?
想到那天張大叔說的學堂,宋新桐猶豫了一下朝青瓦房的方向走去,走了好一會兒才走到了學堂外面。
走近了才發覺這個青瓦房的修得挺特別的,正面是兩大間學堂,從一旁的院門進去之後才是居住的地方,住處和學堂分開了,互不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