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伯林耿三番五次到忠勇侯府拜訪,李海迫於壓力,只得請求聖旨賜婚,准許他跟林家二小姐結親,似乎真是被這家人的熱忱打動了。況且男未婚女未嫁,本來也算得美談一樁。
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歷代的皇帝對於這種事多數是樂見其成的,不過楚鎮還是來問過林若秋的意思,似乎她不許可,那方朱印就蓋不下去。
林若秋嘆道:“您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不必過問臣妾。”
她也實在懶得管,該說的她都說了,人家執迷不悟,她能有什麼法子?何況皇帝若不允准這樁婚事,吃虧的只會是林家,畢竟李海的行事可謂堂堂正正——若非林家執意要討個說法,他還未必肯答允這樁婚事呢,還不是為了小姐名聲著想麼?
若皇帝一定不許,那不止成了林若夏私德有虧,整個林家的口碑都會受到影響。未免因小失大,也只好讓林若夏得逞。
反正婚姻大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條路是她自己選的,日後過得好與不好,都該她自己受著。
林若秋且騰出空間來整頓宮中庶務,當然在此之前,她先去拜見了魏太后——長者為尊,她離開這麼久,向太后娘娘打聲招呼是應該的。
魏太后得知她再度有了身孕,面上依然是那副既歡喜又複雜的神情,對老祖母而言,添幾個孫子當然是好事,可若孫子並非出在她喜歡的女人肚子裡,那這份歡喜就得打折扣——無奈如今林若秋獨寵已成定局,魏太后也就斷了再從家中尋美貌女子的念頭,何況魏家的女孩子也是一代不如一代,莫說拿年輕時候的魏太后來比了,就算比林若秋這個歪瓜裂棗也不如,若將這樣的女孩子拉進宮來做嬪妃,魏太后自己都嫌丟人。
林若秋也就不再管老太后怎麼想,而是高高興興的留在瓊華殿養胎,至於宮女太監們的問題倒是容易解決的,楚鎮一回來便恢復了先前的份例,說是今歲五穀豐登,很不必過得緊巴巴的,又以林淑妃有孕的名義賞賜一波,如此一來,宮中人人都對林若秋感恩戴德,哪怕要這些人為她去死,只怕也心甘情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只是要他們拍拍馬屁,這任務簡直太輕鬆了。
一時間,人人為她歌功頌德,稱讚她施惠上下的功績,林若秋的名聲簡直到達光輝的頂點,比聖母瑪利亞還普照大地——而且她並非踩著謝氏等人上位,足可見她為人多麼謙遜,這樣賢德的女子,不正是皇帝乃至大周之福麼?
許是為了佐證傳言,楚鎮並未處罰謝趙兩位嬪御,反倒溫言安撫了她們,連宮務也許她們管著,畢竟林淑妃初初回宮,一應人事都生疏得很,且她忙於安胎,也不好拿這些瑣事去打攪她。
謝貴妃和趙賢妃白吃了啞巴虧,還得替人做嫁衣裳,心裡不消說是憋屈的。她二人並不傻,回頭自然品味過來,只怕南巡一事全是皇帝設的局,如今她倆兩敗俱傷,林若秋反倒在宮裡宮外擁有了大批擁躉,得益者一目了然。但即使知道這些,她們也只好啞忍下去,歸根究底,若非太執著於名利得失,何至於上這種當?可事已至此,只不抓緊手中剩餘的權柄,損失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