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十多天過去, 宮中一切如常。魏家的敗落雖在京城引起了一陣風波,可盛衰乃常事,那些個大世家,無一不是飽經憂患又屢次起落,何況這回魏家的災禍並未牽連到他們,故而眾人緊張了一陣之後,便漸漸放鬆心態——說起來皇帝也只斬了一個魏徽,其他人可都好好活著呢,可見咱們這位陛下天性仁慈,見不得殺戮之事。
也幸而如此,朝野內外對魏太后的遠行都不約而同保持緘默,皇帝的無情缺乏明證,太后娘娘任性護短卻是實實在在的——既如此,他們就用不著摻和皇帝家事了。
朝臣們皆以為皇帝在和太后認真較勁,可唯獨林若秋看得出來,楚鎮心裡並不十分好受,賭氣歸賭氣,他沒想到魏太后會真不認他這個兒子,這些年來,楚鎮一直在竭力尋求母親的認同,最終還是失敗了,也難怪他耿耿於懷。
仿佛已成為一種執念。
此日夜間,林若秋望著身側久久難以入眠的男人,輕聲勸道:“陛下還是到白雲觀去一趟吧。”
楚鎮冷冷道:“太后執意如此,朕有何辦法?”
母子兩個都很倔強,明明是親生的,怎會鬧得這般僵硬?林若秋在家中卻恰好相反,她跟王氏雖非親生,兩人卻極為投契,就連王氏都常常惋惜,說林如秋要是她肚子裡爬出來的就好了,可見親緣這種事也是可以積累的,楚鎮和魏太后都對彼此有太多防備,彼此怎能敞開心扉?
林若秋諄諄道:“太后想如何那是她的事,臣妾只希望陛下能無愧於心,萬勿因一時衝動而終身抱憾。”
不管魏太后是否潛心苦修,於情於理皇帝都該去看一看她,若能勸得魏太后回心轉意自然是好,如若不能,皇帝從此也能自在一些,不必在良心上存有愧疚——他已經仁至義盡了。
許是仁至義盡這個詞觸動了皇帝,他輕輕捏起林若秋的手,遲疑道:“可是朕擔心……”
林若秋莞爾,“黃大人說了,還得半個多月才生呢,臣妾會等陛下回來。”
事實上孩子也是個很好的藉口,魏太后再怎麼絕情,總不至於連親孫子都不想見吧?到底裡頭也留著他們魏家的血呢。
皇帝沉思片刻,終於還是點了點頭,此時此刻,他只想求一個結果。楚鎮下意識攥緊她的手腕,真摯的道:“若秋,謝謝你。”
如同一盞指路明燈般,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候照亮他。這種台詞說出來就太難為情了,皇帝自然羞於出口。
林若秋嫣然笑道:“臣妾早說過,陛下與我之間,不必言謝。”
兩人在黑暗中彼此對視,哪怕看不清面目,也能感到無限的安寧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