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寅初还真挺意外的,盛城虽然也算是大城市,可是这种机器算得上是比较偏门的,他还真没想到二柱子能搞到。
“行啊你小子,等你回来哥陪你喝两盅!”
二柱子自己也兴奋:“哥,我到处找没找着卖这机器的,结果后来去体院食堂吃个饭,发现食堂的二手机器要卖出去!你猜猜多少钱?两台机器就要我六百块钱!”
沈寅初服气了,二柱子机灵懂事,这运气也是没得说的。这年头的大学食堂有补贴,很便宜,这小子八成是想混进去蹭个饭,结果倒把事情给办成了!
“那你赶紧回来吧,能找着人拉不?找不着人我找小伟过去。”
“寅子哥,不着急!”二柱子不但机灵,办事儿还有板有眼的,“我跟这食堂商量好了,我在这给他们干点零碎活,这个大师傅保证把这个机器咋用咋修都教给我,我后天再回去。”
“好,到时候哥叫小伟去接你去。这趟活儿干得利索,回来哥给你发红包!”
面条机器搞到了,下一步就是要开个小作坊了。上次跟着刘大胖跑了一趟,这次沈寅初跑得轻车熟路多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这种小作坊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尤其是当初沈寅初揭破了“水变油”的骗局,很多人都记得这个机灵的帅小伙,一路大开绿灯,三天就拿到了崭新的执照。
沈寅初准备把生产地点就定在望山屯自家老房子那,一来安全有保障,二来在村里头雇人帮忙也不用包食宿。给老村长点好处,什么都不用操心。
晚上叫哑巴叔给打更,哑巴叔人靠得住,也是顺便照顾照顾二柱子。
上次回来找老村长雇人的时候,沈寅初还得给老村长递烟,这次可就不一样了,老村长愣是拿出了轻易不让人的硬包红梅!
“叔,我戒了,我不抽了!咱这做小买卖的,一身烟熏火燎的,客人感觉不好。”
原著里头的渣凤凰男抽烟,沈寅初可不抽。他随身带一包红塔山是为了办事儿方便。
“行啊,寅子,”老村长颇感意外地上下扫了他一眼,“连烟都戒了,有出息!怪不到现在都能回村办厂了!”
“老叔,啥厂子啊!就是搞个小作坊,到时候还全得您老帮忙照看呢。”
沈寅初谦虚了两句,又问老村长:“我记得我三哥是不是蹬倒骑驴拉人呢?现在生意咋样?”
老村长叹口气:“还能干几天,但是眼瞅着就不行了!有一伙儿南方人来咱这说是要承包啥小客……他就一把子力气,又不像是你这么有脑子。”
“那叫我三哥来跟我干来呗,一天早上送一趟货,送完了不耽误他拉客,”沈寅初有意把这个位子留给村长家老三,也是为了把村长更好地绑在自己这边,“就小广场,百货商店,还有小南矿那头的市场。再有就是去火车站发货,你看咋样?”
这些天下来,在沈寅初故意的推波助澜之下,整个上冈市就有十来个人准备开始卖烤冷面的,将来还要往外推广。等到上了正轨,这个小作坊也是个稳定收入!
老村长面上好说话,实际精明着呢!
沈老三听见沈寅初这么说,兴奋得要答应,老村长一脚踩他裤脚上了:“你瞅瞅你那裤子都要掉地下了!赶紧提提!”
“寅子啊,叔问问你,给他开多少钱呐?招工人,招啥样的啊?招几个?”
压面机一个工人操作不过来,至少得有两个工人。不过沈寅初不打算给老村长放太多的权利,雇一个沈老三已经算是给村长面子了。
他并不打算一直自己开小吃摊,早晚是要做强做大的。从小吃摊到小饭店,从小饭店到连锁,用乡里乡亲的人确实放心一些,可是那也必须是在村子里都听他的情况下。
“三哥来,我就一个月给一百五,”沈寅初给的这个价格算是公道,只一上午就能干完的活,虽然是体力活,可是劳动强度并不大,“以后如果活多了再加。”
“工人我先不着急,慢慢看,”沈寅初先给了个甜头,然后隐晦地跟老村长暗示了一下自己的界限,“老叔,你看我这才多久就回来开小作坊了,炸鸡店我都开了一个了。过段时间要是开饭店,要是往隔壁县城开呢?是不是?”
“为啥回咱村里头招人?不就图于咱们乡里乡亲的放心,我说咋办就能给我咋办,对不对?”沈寅初又给沈老三递了根烟点上,“我是咱屯子里头出去的,就算搬市里头去了,我们家祖坟还搁这呢!咱村里头人跟我亲近,有啥事都帮忙,我能不雇咱自个人么?你说是不是?”
沈寅初这话里头说得热乎,可是其实意思截然相反:如果村里头人不跟他亲近,不听他的话,他可就不从这村子里头招人了。
就算现在下岗潮还没开始,但是整个东北的经济在走低,却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大部分人都还沉浸在国企昔日的辉煌里头,饭店、公交车这些一开始赚钱的行当,几乎都是外地人过来做的。
老村长捏着烟屁股,狠劲儿抽了一口,烟头上瞬间长出一截烟灰。
这小子!话里话外想跟他划下道来呢!
两口抽没一根烟,老村长狠狠把烟头丢在地上,用脚后跟使劲儿转着圈碾:“行!寅子,你放心找人!你那作坊在村子里头,我给你看着!”
两人表面上什么都没说,可是其实什么都说了。沈寅初这回带着笑模样给跟老村长唠了几句,还去对方家里蹭了顿饭,这才开始着手挑人。
挑人不难,沈寅初连拉带打,挑了两个之前就跟自己家关系好的。虽然同姓,但是已经没什么亲缘关系了。
沈寅初唯一血缘比较近的姑姑也嫁了隔壁县,还因为沈寅初奶奶的事儿跟老沈太太不少干架。两家现在几乎不走动了,自然更谈不上让人过来帮忙。
他热火朝天地建好小作坊的时候,宋小风也托人做好了跟沈寅初一模一样的铁板锅。
不过,他还没嚣张到就在家门口开卖,人家望山屯的人虽然没有榆树沟的多,可是那望山屯人家都是一个姓的,招呼一声村里头的小子可不要命地照人脑袋上削!
他东挪西借搞了二百块钱,坐火车去盛城买了干冷面,按照回忆中记下来的步骤,开始折腾。
真正上手,宋小风才知道,这烤冷面可不像他看起来那么简单!
先是冷面要泡得泡多久?醋用什么醋?
一堆泡软的面条放在铁板上,想整出个长方形来,也足足让他练了一天才成功。折腾两天下来,可算是能做出像模像样的烤冷面了,可是那酱料的配方他可不知道啊!
宋小风折腾了好久,最后学着村里头卖饭包的小媳妇,用猪肉馅儿炸出来肉酱,自己尝了尝,好像也还行?
——这小子去偷师学艺的时候,连自己买一份尝尝都不舍得,自然不知道正常的烤冷面是啥味儿的。
他千挑万选,最后选了一个离沈寅初小店比较远的地方开了这么一家,还特地搞了块木板,上面写了几个大字“老宋家祖传烤冷面”。
这招牌刚打出来,就有人看着就过来了,正是之前一口气吃了三块钱炸鲜奶的小姑娘。
她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在那边住员工宿舍,家里头却离得远。在医院上班时候吃惯了沈寅初摊子上的东西,这会儿回家待了两天,开始觉得嘴里头好像缺点什么味道。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