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滿時,趙子誠就往裡扔小魚,林有發自然也樂意。
「兄弟,我爹說了,你有心,這次村里受了你的好處,以後不會再要、你也不要再給。若是有人想買魚可以便宜點賣,但別再送了。」
「這好吃食是吃不飽的,你們留心些。」林有發走時,傳達了村長的意思。
趙子誠看了林小福一眼,林小福連忙答應了。
趙子誠今天白幹活,完全是為了她,為了她林家二房。
若是不然,他在家歇到入夏開獵,可不輕鬆?也無需與村里人結交人情。
人情世故本來就眾心難齊,琢磨多了還心累。
而村長的意思也是在提醒他們,人情往來別失了度,也別讓人失了度。
若讓人滋長了貪婪之心,他們的好意就要被人惡意還之了。
但村長也同樣在提醒他們,村里生意也不能完全不做,但價錢也不能按鎮上的算,不然今天這人情怕是白做了。
就像村里買雞蛋,一文錢兩個,去到鎮上則是一文一個。
這就是差別。
可村長不知道,他們並不想在村里買賣,當然是有他們的顧慮,而並不是不願意折價賣。
林有發離開後,趙子誠又換了地方下網,林小福帶著小弟小妹回家送魚。
見她又要趕回河邊,林小祿二話不說又跟上了,林小春見狀也跑了來。
林余氏看著勁頭十足的孩子,不由搖了搖頭,想笑又想嘆氣。
趙張氏被拽去了村里,卻被村長通知了趙長祿過來表了態,這事兒已有婦人過來告訴了她。
聽著婦人們罵罵咧咧地指責趙張氏的拎不清,林余氏一聲未吭。
有人不解,問她為何這麼平靜,不生氣嗎?
她卻只能苦笑反問:「我能怎麼辦?」
是啊,親家母這般性子,不疼親子、不顧面子、不計後果,她能有怎麼辦?
那些跑來說趙張氏事情的婦人,末了也抓了一把小魚回去,說是湊碗。
林余氏默默看著,並沒有阻止。
她性子雖軟卻並不笨,她明白大丫頭和女婿為何要送魚。
因而,對貪小便宜的人,她能忍則忍,儘量不得罪人。
「小華家的,他們還在打漁麼?」這時楊三爺爺過來問。
「還在打呢,給村裡的送完了,我們自家還沒有呢。」林余氏連忙解釋。
「那我去河邊看看,我也想曬點小魚下酒呢,讓他們便宜點賣與我呀,我先回去拿擔筐。」
楊三爺爺連忙笑道,就要回去挑籮筐。
「三叔,河邊還有擔舊筐呢,你先去看看,若是合適再買。」林余氏連忙提議。
若讓楊三爺爺挑著一擔空筐去買魚,別人肯定也動心想買小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