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不過是負責打理,這是工錢又不是占用,有了這份文書,便是鬧到公堂上,他們也是有理的一方。
楊三爺爺自然也明白,也樂得接受。
於村里、於自家,這些事情很快就安置下來,在場的人雖多,但並沒有異議,眾人相談甚歡,而讓大家興奮的當然還是那幾千兩銀子。
雖然不好意思明言如何使用最好,但村里人家雖窮,目前還不至於缺錢沒法過日子。
要知道當初最難過日子的,便是林小華去世後的林家二房啊。
所以,大家都將話題轉向村塾。
村塾里的夫子都是收束修的,村里再補貼銀錢維持村塾存在,如今得了這麼多錢,當然不會分給村塾里的夫子啊。
但修繕村塾、替交不起束修的孩子交束修,這筆錢就用得上了。
但是如何界定孩子交不起束修呢?
若是讓村里人都知道有了這筆錢,還會用於此處,怕是都會開始哭窮,都不想自己掏束修錢了。
因此,本是好事就要變成麻煩事兒了,大家都不傻,立刻就想到了這個問題,當場商議起來。
能在村里說得上話的人,能代表大半數村里人意見的人,除了村長、耆老,也就是這些活了一輩子的老頭了。
這些事情,林小福卻不願意參與了,她藉口要回去看孩子醒了沒有,就告辭離開了。
林小福出來就遇到了正在門前站著的林四奶奶,自然又過去說了會兒話,知道了不少大房和三房那邊的事情。
林小福知道林四奶奶是好意,只是如今她的目光更高遠,自然不會計較眼前這點小事情,也不說什麼,聊過一陣之後就回自家去了。
林家二房的院子裡如上午一般很熱鬧,附近的婦人都過來陪余家和楊家婦人聊天。
此時初夏天氣並不熱,最近又沒下雨,正是清風舒適的天氣,坐在院子裡也不會熱。
余老爺子和三個兒子卻是去山地里走走看看。
去年種的枇杷樹已經長高了許多,只是今年便是結果也不會太好,但明年結的果就會繁盛許多。
林小福之前和村里說起照顧山地的事兒時,只說了山地所產做為報酬給楊家,並未提及這些果樹。
自然,這些果樹所產,也是包含在內的,此時不提,是太打眼了。
但她感激楊三爺爺父子過去一年的關照,這點小利不算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