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看上去根本不應該放在一起的詞語偏偏放到了一起,而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華國兩個大字。
距離華國上一次有人獲得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已經整整過去了三十年了。
三十年後的今天,諾獎居然被一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拿到了手。
更離譜的是,在大獎曝光之前,國內根本沒人知道這個年輕人的名字,沒有照片、沒有視頻、沒有任何宣傳,只有以他的名字發布的多篇論文和專利。
很快,整個網際網路炸了。
X博熱搜,X信公眾號推送,X紅書,X音……幾乎所有的公開平台上都充滿了二十一歲諾獎得主的新聞。
然而,這波熱度還沒來得及爆發,就被更加重要的內容壓了過去。
研究者的年紀和來歷到底還是次要的,最最重要的,是他那足以斬獲諾獎的研究成果——第一代Aphrodite綜合徵長效特效藥。
國內藥品市場對於自研藥的信心非常不足,雖然國家每年都說在研發特效藥上投入了巨款,但是根本沒有多少人相信特效藥真的能做出來。
但是這一次,網絡上一點質疑的聲音都發不出來,因為一代藥已經被證明有效,並通過了多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安全性檢測,甚至已經在少數國家得到了上市許可。
特效藥的誕生意味著Aphrodite綜合徵或許能像曾經被譽為不治之症的「天花」一樣,徹底退出人類舞台。
再也沒有人會受到Aphrodite綜合徵的困擾,「藥物」再也不用承擔獻血的職責,「患者」再也不會因為Aphrodite綜合徵而在生活、就業、擇偶方面受到影響……
從今往後,許多習慣和常識將退出歷史舞台,一個全新的、美好的世界,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
可以說,世界在這一天被改變了。
然而,在這舉世矚目的一天,卻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其他人的歡呼雀躍聲中,迎來了自己的末路。
那就是市面上現存的、依靠著Aphrodite綜合徵舒緩劑而生存著的藥企。
可以這麼說,百
分之九十九的綜合徵藥物研發藥企都存活在一個大前提上,那就是特效藥永遠不會出現。
當這個大前提被打破的時候,他們的未來就只剩下破產倒閉一條路可走。
大學生們的寒假放了一半,再過幾天就是過年。
但是,對於君若錦和白氏而言,今年的年,怕是沒那麼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