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正事要緊,夜裡我們仨去趟『蛇陵』。」
-------------------------------------
蛇陵乃為余國聲名遠播的黑市,不過這黑市所處之地可難尋,余國曾派出不少人馬尋其址,卻在將寰余翻了個底朝天后都沒找著這地方在哪兒,只得任它在這土地上肆意生長。
余國西北臨海,那兒布著其國第一大渡口。各國商船往來頻繁,四方來客那是數也數不清。
且不說這一國,單論蛇陵,便已混雜了這幾家天下的江湖人。
蛇陵裡頭的消息買賣皆遵照著這黑市百年前定下的規矩運行著,風媒探子往來不絕。
那兒雖多些性情烈得很的江湖中人,卻不興爭吵打鬧,有序得很。
這活了百年有餘的黑市,在外人瞧來同土匪山寨差不了多少。可這麼多年來其址卻不被外人所知,便足以可見其自有獨到之處。
如若想瞧可透徹,便接著聽來。這是因入陵者多是極明江湖規矩的老江湖,遵著那百年不改的三條規矩:
壹,往來者皆為貴客。
不論衣衫襤褸,或是錦鏽華服,位同尊。
貳,相逢即是陌路人。
不論何等江湖名士,身份不可顯露,更不可結友尋仇。
仨,消息禁售於官人貴胄。
江湖人瞧不起什麼?瞧不起那些搜刮民脂民膏,靠民養起來,還喜瞎擺闊氣的貴人——他們好容易得來的消息,怎能賣給這些偽君子?
再說,「欲知天下事,蛇陵無不知」的名聲響亮,但也因其販賣的皆是各家秘聞,單拎幾條出來都可叫一家顏面掃地,又豈能為各流權貴所容。
不過,雖說在這兒能得到些秘聞,但有關權爭的東西也不興賣。是故,該地所得之消息雖能薄他家之面,卻也沒本事改朝換代。
江湖中人求的是知人知面知心,根本不在乎權爭那些俗玩意兒。
若問宋、季、喻他們仨緣何知其址,還是仰仗季徯秩他師父柳契深。
那人柔得像稷州垂柳,卻是個閒不住的江湖浪子。再加上他性情豪爽,重情重義,友人遍天下倒也真不稀罕——這蛇陵之址與仨塊通行令更是不難取得。
季徯秩正想著蛇陵呢,宋訣陵已換好衣裳了。
他沒像燕綏淮似的,換個衣裳老對著銅鏡東瞧西瞧,怕哪髒了,又怕哪歪了;也不像喻戟,東拉西拉,嫌這嫌那,說這短了,那兒薄了;當然他也不會像賀珏那般,評這塊緞子如何好,如何壞,何時再尋一塊送佳人。
他手上托著換下來的衣裳,淡然地坐在了喻戟旁邊吃起了茶,好似方才劍拔弩張的不是他倆似的。
季徯秩鬆了口氣,剛伸手解了腰封,那倆吃茶的便全扭頭去瞧他,逼得他沒轍,只得笑著走到屏風後頭去了,嘴裡還嘟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