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欲將太皇太后梓宮久留於慈寧宮內。」
大臣們群起反對,奏曰:「皇上,祖宗禮法不可違背,且年關將至,年內喪儀,不宜逾年,恐有不詳,請皇上於二十九日發引!」
「朕的兩任皇后尚且在宮中遲留,怎可將太皇太后在如此短的時間,就挪出宮外,況且年關事忙,多有不便,朕意在正月十五之後再行事。朕祭天時,尚且不畏懼減朕壽為太皇太后祈福,若有忌諱,只衝朕一人來便好!」
眾臣無言以辯,只得閉口退下。
這個年,自然也是不見絲毫喜慶的,以往並沒有多少存在感的太后,這次守喪倒是表現得情真意切。
她還屢次代替太皇太后勸說康熙:「皇上要顧念自己的身體,否則太皇太后即便去了,也是不安心的。」
雖與康熙不是親生母子,卻也因為同樣對太皇太后的懷念,而親近了不少。
除夕和元旦,為了避忌,康熙是不能到靈前來的,不過太子和諸位阿哥卻一直代替他守在慈寧宮,房間不夠住,大家一人分得一頂帳篷,就在慈寧宮中間的空地上搭好,晚上輪流值夜休息。
胤祾是堅持最久的人,大家都勸他去睡一會兒,他搖頭不聽,最後是大阿哥直接一手刀,把他擊暈了。
安置好胤祾之後,太子第一次直面正視著胤禔,對他莊重地行了一禮。
「這次多謝大哥,否則保寧定是不肯休息的。」
大阿哥有些不自在地擺了擺手,他難得聽見太子喊他大哥,本來看見太子示弱應該是高興的,但他總覺得怪怪的。
「你也是關心則亂,再說也用不著你謝我,保寧也是我弟弟,我這個大哥自然心疼他。」
「要謝的。」保寧是他的胞弟,怎可與其他人混為一談。
「得得得,謝也謝過了,你自己也去睡一覺吧,今晚我跟老三守著,明天保寧肯定是要守一整晚,你到時候跟他一起,陪著他的時候多寬慰他,他心裡指不定多難過。」
「好,有勞大哥。」
簡單說了幾句,大阿哥就走了,太子轉身進了帳篷里,裡邊雖然放著炭盆,但終究不比在屋子裡暖和,他將胞弟抱在懷裡,閉眼讓自己儘快睡著。
雖然兩日不能前往慈寧宮,但康熙仍不忘吩咐下去太皇太后陵寢事宜。
「太皇太后生前對朕說: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皇父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置,則我心無憾矣。」
仿照著太皇太后當時的語氣,重述了一遍這番話,康熙再度濕了眼眶,他抬頭眨了眨眼,將悲痛壓制下去。
繼續說:「朕已選定孝陵近地作為太皇太后的陵寢,先擇吉日修建暫安奉殿,陵寢急不得,可慢慢來,尤其現下正值天氣嚴寒,務必要讓工匠把地基造得穩固些,安奉殿要建得完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