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祾知道輕重,奏摺里說的都是機密的國政,而且太子哥哥忙著,他也不想再繼續打攪,於是便請辭了。
「那我就回去了,蘇麻喇姑托我給十二補補課,說他課業不過關,讓師傅訓斥了兩回,晚上還偷摸躲在被子裡哭鼻子,我得回去好好教教他。」
「嗯,你去吧。」
十二,他長大之後專負責宮中喪儀祭祀之事,不怎麼參與朝政,但真的到了那時候也不可或缺。
提起十二,倒讓太子想起一個人來,十二他的舅舅托合齊,托合齊原來只是安親王岳樂家中的一個包衣奴才,因為萬琉哈氏入宮,又生下了十二,所以入了皇阿瑪的眼。
如今好像是在廣善庫做司庫郎中。
他的野心可不小,一個小小的司庫郎中定是不滿足的,是時候讓人去跟他接觸接觸。
桃干還未製成功,御前寄回的信已經有好幾封了。
太子上奏所言大多是請示朝中官員任免,宮中太后安康,各部所奏要事等,鮮少提及自己。
遠在喀爾喀蒙古的康熙很不滿足,所以總在摺子後頭寫上些體己話,直到紙不夠了,寫不下了,才作罷。
太子一一翻開,重看了一遍。
「朕安。爾好嗎?皇太子明究事理,朕不勝喜悅。爾在宮中穩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無事,多日悠閒,朕之恩福,蓋由行善而致也。」
「爾如此孝順父親,諸事掛念在心,朕在外,無法為爾慶賀生辰,只能在信中祝爾長壽無疆。」
「皇太子一欠缺處,為未見如此豐滿之兔,內心頗覺遺憾。兔甚豐足,野雞甚多。朕躬平和。朕恐爾等於宮內煩悶,故一再寄信。」
看完之後,才提筆寫了一封飽含舐犢之情的「家書」。
這封「家書」送到康熙手裡的時候,已經過去好幾日了。
東西倒還是其次,他先看的信,原以為又是通篇正事,不想這次竟格外特殊,雖說開頭仍是書皇太后身體康健,胃口也不錯,宮中后妃無恙,阿哥公主們也都好這些話。
但後面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內容,都是說的給他送了些什麼東西,尤其那句「臣於府內所制桃干」,一下就把康熙的全部注意力給吸引過去了。
「快,打開箱子,朕要立刻嘗一嘗太子親自為朕制的桃干。」
梁九功趕忙給皇上找桃干去了。
康熙放下信,起身盯著他們找,東西找到遞過來的時候,他甚至還主動上前去接。
桃干是用好幾層的油紙包著的,裹的嚴嚴實實,打開的時候廢了些功夫,康熙卻愣是不願假手於人,非要自己拆,連油紙都捨不得撕破。
終於露出桃干本體,康熙迫不及待捻起一塊放進嘴裡,笑的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