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霽予說:「漲了提點比例,所以說,現在是攢錢的最好時候,我怎麼忍心花錢啊!」
想了想,又自我安慰道:「等開二店的吧。潘承宇說到時候會給我乾股,我自己再想辦法入一點兒。除了年終獎還有股東分紅,到時候我再找好點的房子。」
宋倪沒有追問她「再想辦法入一點兒」的「一點兒」從哪裡來,畢竟她對「20 歲出頭就背負一千萬債務是什麼體驗」毫無發言權。她直接拿出手機把暖房外賣點了。
如果用一句話介紹林霽予,「帳本型人格」五個字足以概括。摳是真摳,宋倪多少年見過算帳要算到幾毛的人了。
但如果誰見過 21 歲之前的林霽予,就知道,用「揮霍」和「得瑟」來形容她都有點過於保守。
窮和摳只是結出的後果。欠債才是林霽予的因。
如無意外,甚至會是一輩子的因。
林霽予工作的健身房名為「力場」,位於 CBD 中的 CBD。
核心到什麼程度呢,從一排跑步機正對著的巨大落地窗看出去,直接就是外地遊客會專門過來打卡的地標建築。
她住的地方,從離開家門起開始計時,到她的工作地點和那個地標,都是走路 20 分鐘的距離。
林霽予數過,這一路一共有 16 個需要被她刻意繞過的井蓋。
力場的要求的打卡時間是九點,林霽予一般八點半就會到店。
第一件事就是巡場。
器械區、團課室、休息區、更衣區、泳池等功能區全部走一圈,檢查清潔程度以及是否有損壞和缺漏。
等白班的人都到齊,先開集體晨會,再分別與每個部門的負責人單獨開會。會籍和市場兩個部門時間久一些。
人事工作安排,面試新人在上午。裁員的話則是在下午。
這家占地超過 3500 平,從啟動初期就號稱是全國最大的綜合商業健身房,算上第一年的運營成本,投資近 4000 萬。因為樓層視野太好,每平米的租金要比不同朝向的高層貴上 120 塊。
選址是林霽予和潘承宇兩個人跑得全程。潘承宇只有三個要求,背靠有四大奢牌的商場,1km 範圍內有全北京租金最貴的寫字樓群,場地夠大。除此之外,都不是問題。
林霽予綜合所有條件,錨定了 9 個地點,這裡排在第四個。潘承宇進來轉了一圈,與物業溝通過基礎情況,就決定作廢后面的選項。
就在三年前,潘承宇只有經營 800 平綜合商業健身房,維護不到 1000 名會員的經驗。
再往前數兩年,他決定進入這個行業開的第一家健身房,是只有 300 平的連鎖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