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鐸仁頓時瞭然,郝瑾瑜這是金蟬脫殼,換了殼子重新走馬上任。
朝中誰人不知陛下和郝瑾瑜的關係,郝大人的狠毒手段,更是響徹京城十餘年,把郝大人放進前朝,便猶如鯰魚放進小魚中,必然導致魚兒們爭前恐後地跳動,不敢有絲毫怠慢。
陛下,是真狠啊。當真是不給文武百官一條活路,要嚇死我們啊。
眾朝臣皆豎起耳朵聽兩人對話。既然郝瑾瑜如此說,眾人便當作不認識郝提督,只認識郝員外郎。
有人大著膽子,向前打招呼:「郝員外郎,許久不見啊。」
「許久未見啊,劉大人。」
郝瑾瑜一臉感慨道,「下官外調蘇杭七八年,此次能升任京城,實在是榮幸至極。」
「呵呵……」那人跟著傻笑,心想這身份編得有夠周全啊。
如此這般,這位新上任的員外郎身份就坐實了。
朝堂上,劉子駿身著龍袍,端坐在龍椅上。他的眼光越過重重眾人,落到最後一排的郝瑾瑜身上。
這傢伙穿一身青綠色,襯著身段越發修長,臉蛋更加秀雅俏麗,水靈靈的小青蔥,真是可愛。
「陛下!陛下!」
「啊?」
明商連喚數聲,劉子駿才回過神。
明商繼續匯報導:「陛下,以上是此次水患受災情況,還欠缺災款五十六萬八千兩,戶部尚未給工部,耽誤百姓救災啊。」
戶部尚書劉亦民聞言,亦很委屈:「陛下,如今秋糧尚未收成,國庫稅銀不足。」
劉子駿聽此,惱怒道:「無用的蠢材,儘是惦念著老百姓那幾斤糧食。你們身為百姓父母官,便少吃兩頓肉,百姓就能活一年。官員按品級捐納銀兩,救助我朝百姓。」
「陛下,此事不妥。」孫佑常當即提出反對意見,「陛下,前年先皇壽宴,百官捐納過一次,去年洪災,您主持大家又捐過一次,如今再捐,恐怕百官也難以維繫生活啊。」
「胡扯!捐納區區幾兩銀子,你們難道活不成了?孫卿露出的袖領,瞧著是金線縫的。」劉子駿諷刺道。
孫佑常尷尬地攏了攏袖子。
「陛下,臣認為此事不妥。孫大人有祖蔭,自然不缺這幾兩銀子。但是,百官中家境貧寒者,數不勝數,全靠幾兩俸銀維持家庭。臣以為官員亦是百姓,亦不能虧待。」
郝瑾瑜向前勸解道。
劉子駿的心是好的,但顯然會得罪百官。孫佑常出言反對,正好拉攏百官。劉子駿若真強制百官捐納,豈不是把百官逼向孫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