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黎安似乎並未察覺,繼續前行,步態優雅,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促。
他的身影漸漸遠去,而那塊玉佩靜靜地躺在原地,反射著陽光,顯得格外耀眼。
司槐上前,在看清那玉佩樣式的瞬間,呼吸一滯。
這劇情司槐知道了!
這就是當時在回京城的馬車上,沈硯禮跟他講過的初遇情景。
所以說,等一下就該……
司槐回眸,正跟年輕的沈硯禮對上視線。
沈硯禮的目光被那塊玉佩吸引向他走來,司槐下意識的往旁邊讓了半步。
沈硯禮彎腰拾起玉佩,眼中露出好奇和欣賞。
就在這時,季黎安的身影再次出現,他的步伐變得急促,臉上帶著一絲焦急。
他走到沈硯禮面前,語氣中帶著一絲拘謹,問道:「這位公子,不知你是否見到了一塊玉佩?那是我不慎遺失的。」
季黎安的眸光清澈,與之前在山洞中的宛若殺神的氣場截然不同。
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單純而真摯。
不要說當時的沈硯禮察覺不出異常,就連司槐,也一時間有些恍惚。
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究竟哪種才是真實?
等司槐回神,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先前見到季黎安的房中。
只不過這次,銅鏡中再無異常。
司槐沉默著坐在銅鏡前,抬手輕撫鏡中的自己,鏡中的自己也一臉心疼的撫摸著他。
所以,命運這東西當真玄妙至極。
兩人因季黎安相識,又因季黎安生情,甚至沈硯禮還因此痛苦糾結過,司槐也因自己為人替身而傷心過。
可結果卻是,沈硯禮是痴情的人,他也從不是誰的替身。
縱使滄海桑田,容顏易改,吾心所愛,一見如故。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吾必識汝於人海,攜汝歸家,共度此生。
第54章 萬幸,愛不靠理智,靠心
在餘下漫長的時間中,司槐就那樣靜默著與自己對視。
恢復的記憶,如同破碎的茶杯逐漸修復無痕。
他是司槐,他是季黎安。他也是魑。
《山海經》中所記,「魑」能夠變化外形,模仿他人。
而這也正是他的刺殺和潛伏方式。
無論對方是誰,季黎安總能將為自己尋到一個最合適的身份,接近對方。
悄無聲息的將其殺死,再不留痕跡的消失。
也正因如此,江湖中有關他的傳聞才最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