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不大好,強撐著隨著欽天監的告文又讀了幾篇祭文。
侍奉的小太監將宮妃寫好的數十篇祭禱奉上,由皇帝親自焚燒在鼎爐前的火盆里,告知上天此次祭天的誠心。
火盆中火不滅,禱文燒盡,表示上天應允祭天,誠意已經收到。
這原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偏偏不能令崇德帝如意。
正當皇帝把手中最後一篇禱文放進火盆之中時,祭壇下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父皇,兒臣建議最後這一篇禱文您還是不要燒的好!」
崇德帝不可置信的回頭,發現果然是自己的好大兒。
崇德帝抄起那雙病中哆嗦的手,指著他道:「逆子,你這是想做什麼?」
嗓子憋不住的癢意咳嗽出聲,一旁的小順子連忙上前給皇帝拍背順氣。
原本內心尚存留一絲希望的太子,聽到這聲「逆子」,那抹發著幽光的燭火也一併滅了。
這兩年他處處小心,步步維艱,做什麼事都會被父皇訓斥責罵,不然就是禁閉反思。
宮裡一共只有兩個皇子,他居長被冊封為太子,但皇帝的心中從未把他當太子看過,反而對年幼的二皇弟疼愛有加。
太子內心有過孺慕,有過憧憬,甚至雄偉壯志,但都被皇帝的打罵責罰給消磨殆盡。
他鋌而走險斂財養私兵,但內心的惶恐害怕讓他日夜都睡不好覺。
在知道和他合作的是蠻夷皇族,一瞬間的恐懼差點讓他崩潰。
說實話,若是太子好好經人教導,也能成為一位恭順溫厚的守成皇帝。
但是可惜的是,他的父皇是崇德帝。
崇德帝不會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早的學會治國理政,但太過懦弱無能也不能彰顯皇家風範。
於是太子被教導的變成如今不倫不類的樣子。
北疆被偷襲後,雖然太子與蠻夷合作的關係早已斷絕,但對方在大沐國土上斂財探聽消息的事,只要有心去查,絕對能查到他的身上。
急報發來,崇德帝命官員護送糧草,太子日日擔驚受怕,已經是驚弓之鳥中的強弩之末,再逼迫一點估計就會瘋掉。
冬至祭天是唯一可以動手的機會,過了這一天,如果皇帝真的查出他做的好事,安上通敵叛國的罪名,估計這個太子之位直接被廢除。
想到這一點,太子已經自暴自棄,叫來幕僚一起想辦法。
太子的幕僚中有一位蠻夷收買的客卿,知道太子打算起事,直接拿蠻夷偷襲北疆作說辭,幫蠻夷說好話。
捨棄八座城池可以換來一個帝位,這個買賣格外划算。
被幕僚畫的大餅忽悠了過去,殊不知,蠻夷等八座城到手,只會胃口更大,連約法三章都會反悔,哪裡會承認口頭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