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福本来还想卖弄一下,听一听小皇帝对自己的赞赏的,谁知道康熙一言不发,秦有福只得清了清嗓子,接着说下去:“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这边先稳住吴三桂,趁他观望之际,然后定下一个制度对各地总兵、总督等领兵大将进行一番轮换调整,使得他们他们没有办法完全掌握手中的军队,同时在军队中进行广泛的忠君爱国教育,让军士们知道他们首先应该的是忠于国家,忠于皇帝,这样就砍去了吴三桂的手脚,然后对尚可喜进行利诱,让他老老实实的同意撤藩,然后迅速派出一支全火器的部队接管尚可喜的封地,将吴三桂和耿精忠分割开来,我料定吴三桂这个会肯定会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毕竟全火器部队的战斗能力他是知道的。这个时候,如果耿精忠老实就罢了,若是他不老实,找个由头,直接平了他,剩下吴三桂孤掌难鸣,当然也就只有撤藩一途。若是还不老实,我想皇上也不会介意再打上一仗的。”对于三藩的事情,秦有福还真是早就想过了,他觉得,如果真的组建一支有规模的全火器部队,别说在大清,就是打到多瑙河边上去也应该问题不大。虽说秦有福平时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是爱国之心还是有的,若是真的因为自己的出现使得中国真的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己也不冤枉回了一趟清朝。秦有福就是这么想的。
……
第五十九章 三家筹谋
第五十九章三家筹谋
“王爷,依我看来,康熙是真的打算对我们三藩下手了,他的意思很明显,是希望王爷您急流勇退,主动申请撤藩,当个太平王爷。”刘玄初是吴三桂手下第一谋士,前明的时候就是蜀王刘文秀的智囊之一,归附吴三桂以后,吴三桂对他甚是依赖,接到吴应熊的急报以后,马上就拿了来与刘玄初商量对策。
吴三桂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如果康熙有意思让我撤藩,为什么还把世子给放了回来?我手里头好歹也有几十万人马,若是不肯撤藩,他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吴三桂的意思很明白,他这个亲王可不是康熙封的,封地也跟康熙没什么关系,当年他引清兵入关,被封铁帽子王的时候,连康熙的父亲顺治都还没有出生。现在是康熙当家作主了,可他也不能公然推翻他祖上定下的誓言,否则何以服众?再说吴应熊一回来,吴三桂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虽说兵力比不上康熙的八旗兵,但是占上个半壁江山,或者干脆固守云贵,康熙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属下不这么认为。”刘玄初摇了摇头:“别看康熙年纪不大,但却是个心狠手辣的,鳌拜在朝中只手遮天,可康熙不动声色之间,一举拿了下来,那么多的鳌拜旧部心腹大臣一夜之间悉数被清理了出来,朝廷现在已经被康熙完全掌控。按理来说,换了一般的人,即使想要有所动作,怎么都得等局势稳定一些以后再徐徐图之,当康熙却反其道而行,如此着急的开始盘算着撤藩的事情,我们就不能不考虑他是不是有所依仗,否则凭世子与康熙的关系,袭爵不过是迟早的问题,他大可等到那个时候再动手不迟。”康熙有心策撤藩的事西平王早就知道了,刘玄初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