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比賽是以生存+淘汰+機械製作為主的大逃殺。選手需憑藉著校方給予的工具和材料,在保證自己生命安全以及生活需求滿足的情況下,自行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森林包括岩洞,這些區域都是你們的考場,非考場地段已被特殊的黃色標誌標註。部分特殊地點有賽方安放的補給包。」
「若考試期間,考生與另一個考生相遇,欲爭奪某樣東西,允許使用機械對決,材料不限。」
「考試期間,教官有且僅有一次機會幫助本隊考生,時限五分鐘,第四次幫助時,學生將自動淘汰。」
「考試時間共十五天,該隊需在十五天內做出至少一個機械成品,種類不限,並從製作的所有機械製品中挑選出唯一一個參賽作品,於第十一天的中午十二點後,交與中心圓台的工作者。」
「……」
「規則就是這樣,現在同學們先休息一下,等到中午十二點,我們開始比賽。」
十五天的時間,要做出一個成品並不難,問題是要做什麼樣的成品。
路卿回想主辦方說的那段考試規則,相比學校的更加詳細,也能提煉出幾個要點。
1.團隊合作十分重要。規則里只提出考生有且僅有一次機會能接受教官的幫助,沒說是團隊,也就是說,這個教官的幫助機會可以交替使用,聚眾的生存率大大提升。
2.補給包十分稀少,以至於考生之間會發生爭執,需要靠機械來確定歸屬。
3.比賽期間,考生有機率會被淘汰,大逃殺也說明了這點。主辦方是支持,甚至希望看到考生之間的相互競爭與對決。
這也是路卿趕到奇怪的一點。
殺傷力巨大的機械,是真有可能會傷害到考生的,教官不是萬能,做不到盯著每一個學生,而規則里沒有針對這一點提出相應的處理手段,這很奇怪。
路卿決定先放一放,保留這個疑惑。
4.攻擊類的機械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輔助性的道具,例如防護罩、能量加速鞋等。在遇到無法處理的對手,完全可以用這些道具逃脫。
這就考驗到考生的能力了,知識是否全面,是否什麼類型的機械都會做。
在野外製作機械的難度大大提升,這也間接考驗了考生的熟練度。
還有細小的點需要注意,雖然聚眾的淘汰率降低了,但自由度大大降低,採集材料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想要做出優秀的機械成體,不僅需要一個安放成體的隱蔽場所,還要對採集材料的工作分配進行取捨。
……
一場比賽包含的點很多,但也同樣有趣。
路卿摩挲著食指的指腹,聽著心臟緩慢而有力地跳動聲,慢慢平復渾身戰慄的刺激感。
第76章
帕森最近忙得焦頭爛額。